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林达:麦卡锡 一个焦虑的时代 (十二)(3)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这一事件最大的效应,就是美国军队走出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有了完善的服役退役兵员优待制度的概念,促成了1944年《军人再调整法》(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也被大家叫做《大兵权利法案》(G.I Bill of Rights)或《大兵法》(G.I Bill)。1944年是二战结束前一年,“大兵法”提前确保了对二战退伍兵的一系列优惠项目。不仅有经济优惠,还有提供教育、职业培训的一系列人道措施,使得退伍兵能够有个过渡,重新回到社会。这也是后话了。
    就1932年兵饷军事件来说,直接效果是引发了大批一战退伍兵和政府的对立情绪。包括那个支持兵饷军的最重要人物,就是退役将军布特勒。此人几乎是个传奇。他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先驱人物,可以说没有什么战事他是不在场的。有1900年义和团运动导致在中国的战事,当然也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士兵他以勇敢著称,作为军官他身先士卒,凭着几十年军旅资历,他在军人中极有号召力。他有个外号,叫做“教友派战士”,这是个非常矛盾的称呼,因为教友派在美国是出名地信奉和平主义。退役后,这个十六岁就参军的将军突然又回归和平主义,成为美国的一个反战标志。在兵饷军事件的1932年,他刚刚退休,而且之前差点被任命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官。可以想见他的支持所产生的影响。反过来,事件结果对他产生极大刺激。所以,也就有人认为,假如要推翻美国政府,他是最佳的参与者和新总统人选。
    1934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后来震惊全美的事情,公信力极佳的布特勒将军步入美国国会,报告说,有美国财团在联合欧洲的法西斯力量,试图阴谋推翻小罗斯福总统的政府,并且选中他作为政变首领。国会受到的震动非同小可,决定要成立专门委员会展开调查,这个机构,就是麦卡锡时期著名的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UAC)。■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