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先生的小孙女》,(法)克洛岱尔,尚雯婕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版,18.00元。 btr □自由撰稿人,上海 菲利普·克洛岱尔(PhilippeClaudel)曾说:“我所写的一切都来自心中。我总是努力地最大程度地接近自己的感情。”他的第七本小说《林先生的小孙女》(LapetitefilledeMonsieurLinh)同样如此。这是一个简单朴实却感人至深的故事。某场不知名的战争过后,老人林先生怀抱孙女乘船离开故乡,“祖国渐行渐远,化作一个极小极小的点”。他来到一个没有味道的新国度,住在难民区,人们讲着他听不懂的话。幸好他在公园偶然结识了同样孤独的胖先生,虽然“如此熟悉的声音说着他从未听懂的话”(P100),但他们之间依旧建立了一段超越语言、历史和国家的友情,这份友情也成了彼此的救赎。 与2003年曾获得勒诺多文学奖的《灰色的灵魂》里充满拼贴、延宕和自我评论的第一人称叙事不同,克洛岱尔选择用直截了当的第三人称讲述这个简单的故事。当然,这简洁远比看上去的难,这位南锡大学的文学教授用极有节奏感的短句铺陈出一种诗性,令他的叙事轻盈而流动,仿佛父母睡前给孩子讲的床头故事,是笃定的娓娓道来。同时,克洛岱尔又通过林先生的视角赋予小说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细节和名字尽皆隐去,只剩单纯的核心;文化差异与叙事亦因此杂糅一处,使读者从心理层面对小说人物迅速产生了认同感。 克洛岱尔的语言和叙事才能与他的教师经历密切相关。1962年生于法国洛林区的克洛岱尔曾先后在中学和南锡监狱任教,后又在一家肌肉神经残疾儿童学校任职,教授文学和人类学。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每每透出对孩子的悲悯情怀,以及对语言的自觉。他的写作深受让·吉奥诺(JeanGiono)、乔治·西默农(GeorgesSimenon)和塞利纳(Louis-FerdinandCéline)的影响,但他相信“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在其他作家的影响中变成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