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毁灭的种子》:美国学者评析国民政府1949年垮台原因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南方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美)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贾维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20.00元。
    

阿炳
    

□工程师,上海
    对于一名生活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普通中国居民而言,1949年国民党失去大陆绝对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事件,它也是一个令海峡两岸、乃至太平洋对岸研究关注的焦点。在汗牛充栋的此类历史图书中,《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算得上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本书,值得对中国现代史感兴趣的读者一读。作者易劳逸(LloydE·Eastman)为美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另著有多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其中《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
    虽然本书的研究时间段横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12年,但其论述重点在抗日战争时期,着重论述了抗日战争对国民党政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兼而言及地方军阀和最后的金圆券改革。在回答国民党为何失去大陆的问题时,作者独具慧眼地指出,“国民党政权的根本弱点,与其说是在它的主义之中,倒不如说是在它的体制之中。”该书之所以命名为“毁灭的种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作者首先研究了抗日战争中农村经济的变化,特别体现出了国外学者注重以数据说话的优秀传统。战争会带来粮食价格的上升,而国家支付更多货币购买粮食又会进一步促使粮价上涨。抗战中的国民党政府在收入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为了供养日趋庞大的军队,不得不抛弃正常的田赋模式,转而依靠征购、征借、摊派、劳役等严重损害广大农民利益的征收方式,使农村经济趋于破产,农村社会结构趋于解体。而对于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而言,自耕农经济的破产对国家的命运才是致命的。纵观历史,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中国历朝历代莫不如此。作者在书中也说道:“政府对农村粮食资源动员能力的衰竭是它政治衰弱的标志,并对它的财政崩溃起了重要作用,而这可能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国民党政府作为一个未能实现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渡性政权,自然难以逃脱这个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