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不演“量身定做”的角色──访著名演员冯远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天津日报 翟志鹏 参加讨论


    
    摄影 姚文生
    由著名演员冯远征执导,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生演出的话剧《屠夫》日前在天津大剧院多功能厅上演。该剧是继《日出》《死无葬身之地》《足球俱乐部》之后,冯远征给天津观众带来的又一部由他执导的学生话剧。演出前,冯远征在天津大剧院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与记者分享了作为教师身份的所见所感,也谈起了他近年来对表演艺术新的感悟。
    记者:2013年您受邀在北京电影学院为摄影系的学生们开设表演课,您平时在剧院和影视方面的工作已经非常繁多,但这项教师工作至今却已坚持了5年,您是如何考虑的?
    冯远征:摄影系学生学习表演与表演系学生是不同的,因为表演并不会成为他们的职业,但这段经历会让他们非常受用。我已经毕业的学生中,很多都从事了导演、摄像、编剧的工作,他们对我说正是因为学习了表演课,所以在做本职工作时会多站在演员的角度考虑,这使他们很有启发。现在我每次到学校上课,学生会专程回校看我,这让我觉得把这项工作做下去是非常值得的。
    记者:学生话剧给人的印象是选择名著戏或者当代生活的戏比较多,您此次为学生们选择的话剧《屠夫》是一部二战主题的戏,非常沉重,您是怎样选择的?
    冯远征:给学生选戏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作为导演来说比较被动,因为我希望让我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出演角色,所以剧目都是开学见了所有学生以后才确定的。对于学生话剧,我的首选是名著戏,因为名著戏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每一句台词都是经过沉淀的经典,学生们不必有质疑的过程。如果没有名著戏可选,我会选择与学生们有一定距离的戏,不会选择校园生活或相关题材,因为那与学生们的生活非常接近,他们在塑造角色时不会有跨越感。
    记者:除了演员的身份,您现在也是大学教师和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作为一名前辈经常与年轻演员打交道。现在的演艺圈有很多浮躁的现象,比如天价片酬、追捧颜值等等,您与年轻演员谈过这些话题吗?
    冯远征:这些话题是一定会和年轻人谈的。大家看到这些浮躁的现象要考虑问题的“根”在哪里,比如为什么会出现天价片酬,那是因为有人愿意出钱。我们的影视行业还在摸索,没有达到好莱坞那样完备,浮躁是一个必经的阶段,等今后的发展进入到正轨,很多现象就不会出现了。作为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我给年轻人安排了讲座、体验生活、朗读剧本等一系列基本课程,我告诉他们,有些现象是一时的,你赶上了就是幸运,没赶上不要遗憾,幸运只是极少数人的,不要期待馅饼能掉到你头上,而要塌下心来发展自己。
    记者: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起,您在影视剧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但近几年您的影视剧作品非常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冯远征:首先,话剧是我工作中的第一位。近几年我演影视剧少了,是因为到我这个年龄,演员就像在走独木桥一样,路越走越窄,不能有一点闪失。因为在之前的30年中,你给观众留下了一些好角色,观众对你的期待和要求很高,所以再接戏时非常小心翼翼,一部失败的作品足以毁掉观众对你所有的好印象。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再给你30年也是无法挽回的。我对角色的要求是能让我喜欢、感动,我并不考虑“我要演什么”,如果在前期角色就是围绕你量身定做的,那在拍戏时演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曾经有制片人找到我,说你想演什么角色我找编剧写,我说那有什么意思呢?那样我演起来没劲,观众看着也没劲。
    记者:您认为什么是好的表演?
    冯远征:我认为表演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准确与不准确。一个角色让大家看了觉得不舒服,那是因为演员没有满足大多数人对角色的心理需求;反之,如果你的表演满足了人们对角色的心理需求,那大家就会觉得你演得准确,演得好。比如说《拯救大兵瑞恩》,为什么直到现在它都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好的战争片,就是因为演得准确。有一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片中开头的诺曼底登陆中,有一个士兵胳膊被炸断了,他就用另一只手捡起了这条断胳膊,这一个处理就把战争的残酷和士兵对生命的珍视表达了出来,它未必是真实发生的,但一定是准确的。我还想表达的是,表演是一门技术,专业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仅靠天分不可能走得长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