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内城工作机会 虽然克鲁格曼强调必须从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来改变贫富差距急遽扩大的现状,却也认识到技术变迁使得下层居民生计变得困难。“内城工作机会”的下降,就是一个因素。 原来,在二战以后,数以百万计的南方黑人为寻找制造业工作而迁到了北方城市。当时,由于战时繁荣和战后和平时期出现的消费热潮,这样的工作机会很多。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生产与运输科技日新月异,制造业开始迁出拥挤的城市工业区,转向远郊的工厂,结果在穷人和黑人居住的内城区,工作变得难找。由于无钱买车,他们被困在内城。结果在经济繁荣兴旺的同时,城市失业率上升,“内城”成为穷人聚积的“经济洼地”。 收入情况对于生活状况固然重要,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有独立的意义。克鲁格曼特别提到要看居民住所有没有“室内卫生管道”,要看居民是否不得不与别的家庭合用各种生活设施。联想到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城市居民没有自己的厨房、浴室和卫生间,不少住家甚至没有自己的水龙头,克鲁格曼的这些叙述,读起来真是特别亲切。 当今美国的富人“已经建立了一个自足自治的世界,一切齐备:自有的医疗体系(特殊服务医生)、交游网络(共有飞机、贵宾俱乐部)、单独的经济系统……富人不仅在变富,他们在变成经济上的‘外国人’,创建其自有的国中之国、社会中之社会、经济中之经济”。 CEO为什么跳来跳去 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电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对重复性工作的职位的需求减少”。例如因为文字处理变得容易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专职的打字员等原因,现代办公室里的秘书数量大大减少,但是经理人员的数目却没有减少;在商场和超市,条形码扫描技术减少了收银员与存货监管员的数目,但是营销顾问之多却是前所未有。在整个经济中,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 贫富差距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与低工资国家的贸易,减少了美国低技能工人的工作机会,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 但是单单这些因素,还不至于说明现在那么大的贫富差距。须知,CEO的收入在20世纪70年代只相当于一般工人的几十倍,可是现在已经达到了几百倍。这是怎么回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