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费罗迪的调查,在美国有大量研究证明了情商对于成功非常关键,尤其是针对高管职位。 ○辛明(书评人) 一方面,每年有大批的毕业生涌向社会,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而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就显得更加困难;另外一方面,企业主整天都在抱怨没有人才可用。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当今造成就业形势紧张的主要原因。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也曾指出,由于语言文化和工作风格的不同,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中仅有区区百分之五可以胜任跨国公司的职位。为什么在人才就是制胜之宝的今天仍然存在这样严重的错位呢?究其原因,在于人才和职位或者说人才和企业之间的对接出现了问题。 从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课程大多是以专业化来设置的,我们培养的人才大多都是专才,专才的局限性就是没有全程的设计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求的不仅仅是专才。即使是国有企业和政府行政部门,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持续的对外开放,他们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标准也和往日大相径庭。 企业和员工的对立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多数人才由于缺乏主人翁意识,总把企业和自己对立起来看待工作,只希望从企业获得丰厚的回报,而没有能够转化思维,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突破自己的观念障碍,如理如法的去实现本该就属于自己的高薪高职。这就难怪很多中国企业家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抱怨中国的人才不但“奇缺”和“昂贵”,而且人才流动率极高。 正是由于上述一些惯性的观念导致了今天的人才紧张,而如何有效的克服这种情况,就在于我们的人才能否全盘考虑企业的寻才、选才、育才、用才,学会站在企业家或者是企业的角度来看待人才这个问题,才有望能成为真正的企业所需人才。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标准呢?这就是寻找高薪高职的反向思维。 我们怎么样和企业家一样思维呢?人才大师费洛迪最新著作《才经》教你象企业家一样思维。费罗迪先生是全球最顶级的高级人才寻访和咨询公司亿康先达国际的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在服务于该公司的20多年间,完成了数百个高管搜寻项目,面试了全球2万多名经理人。既站在企业的角度思维,又站在人才的角度执行,“才经”是最好的指南,也是每个想把自己经营成人才的必修课。费罗迪先生说,“才经”是一门需要毕生精力来学习和掌握的技艺。这本《才经》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套系统的同时又是实用的“才经”工具。 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人才经营,你将有望突破梦寐以求的高薪高职。费罗迪先生在书中特别强调了“情商”的重要性。企业在选择高管的时候会考察三个方面:智商、经验和情商。大部分人在智商和经验上都没有问题,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情商方面。经过费罗迪的调查,在美国有大量研究证明了情商对于成功非常关键,尤其是针对高管职位。这个结论在拉丁美州也同样适用,而由费罗迪的同事在德国和日本进行的类似研究也取得了一致的结论。真是神奇,不同的文化环境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就是说能成功获得高级管理职位与情商高低相关。以前一直认为情商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流行语,但看过《才经》才知道情商与智商不一样,它不是一个指数而是一个“智力库”、一系列高度相关的智力能力的平均数。情商主要由四种基本能力集合,它们是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管理。好的经理人不一定所有方面都特别出众,但在每种能力集合中都要具备一些。 这种论述可能会让刚毕业的年轻人不屑一顾。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强就没有问题,但是费罗迪认为情商的高低会让最终的业绩表现出天壤之别,尤其在处理复杂的工作时。费罗迪研究了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和阿迪菲亚公司,这些公司出问题,不是他们的领导人缺乏智商和经验而是他们缺乏情商,缺乏透明度和自我控制能力。中国文化当中好象对“拉关系、套近乎”非常反感,但实际上在业务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在单位里能获得提拔的往往是这些会“拉关系、套近乎”的人。事实如此,而现在科学研究也证明这点,而且还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免。如今,各个跨国公司聘用高管的时候,都充分认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根据情商的能力来提拔人才。所以,我们的毕业生在应聘时应该知道在展示各种证书的同时还应该展示什么了。费罗迪认为情商概念的广泛应用会重振企业对人才选拔的信心,未来10年,“情商”的影响力会不断增加。 《才经》阿根廷费洛迪著谢逸群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38.00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