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龚鹏程四十自述》(中国工人出版社),让人很容易想起《胡适四十自述》。从年轻时候的“惹事大王”,到中年时期的温文尔雅,龚鹏程的个性经历了很大转变,尽管他对以前的行为颇有反省。 龚鹏程年少成名,曾经是台湾最年轻的教授,最年轻的大学校长。龚鹏程年轻时恃才傲物,锋芒毕露,得罪了不少人。用他的话说,“在台湾,没有和我发生争战的学者不多。我早期有一个笔名叫钟馗,意思是专门抓鬼。”笔者曾经向他问起和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争执。他说,自己以前骂过很多人,别人也骂自己。批评黄仁宇的时候,年纪已经比较大了,火气已经比较小了。 “他的历史观我完全不赞成,而且,他的著作里面常识性错误非常多。我回应他之后,他继续跟我辩论,我后来就没有再和他争论。”他还说,“我完全不赞成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一个年轻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人,如今已变成了稳重的中年人。现在,他开始觉得以前的孟浪了。年轻时就应该冲劲十足,中年时就应该沉稳练达,老年时就应该豁达通透。这符合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因此,龚先生的“后悔”大可不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