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时代雕刻者的幕后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西安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李星
    《时光雕刻者》这个命题很恰当,也很有意味。要了解中国当代文坛,《时光雕刻者》这本书的文学价值、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青年作家魏锋的笔触能将采访对象置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收集了当代中国许多重要的、成就突出的文艺大家,包括陕籍又不限于陕籍的,更宽泛地延伸到国外和省外文艺大家。其所掌握的资料一般研究者很难找到,内容很丰富、很详实,非常珍贵。通过他的阅读、研究和采访,揭示出作家、作品与时代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他的观点和思考,在访者与被访者、读者与作者之间搭建起一座交流的桥梁。
    认识魏锋,有六年时间了。偶尔在《中国作家》《文汇报》以及《中国报告文学》等刊物上,读了他创作的纪实文学。几年来,其作品在视野上有了新的拓展,理论有了新的提升。魏锋为了创作与其同代的陕西文坛青壮派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的故事,不止一次登门与我聊那些逝去的岁月,谈文学、谈写作。让我感动的是,在征得我同意后,花费几年时间对我进行采访。为此,他还采访了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约我一起和贾平凹聊有关文学的故事,电话采访王安忆、杨焕亭等作家,为我复印送来了陈忠实当年为我撰写的文章《一个人的声音》手稿,还把我挤压在书房上百套的《李星文集》推荐给了全国各地的读者……虽然我到了这个年纪对名已经不那么在乎,但他能在我这个自以为很平常的人身上发现许多亮点,并能将我的人生与一个更大的文学背景联系起来,体现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让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
    《时光雕刻者》这部三十一万字的纪实文学,涉及获得“茅盾文学奖”“人民艺术家”“金鹰奖最佳主角”“外籍文化专家”等奖项和荣誉称号的二十六位文学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涵盖了与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党益民、白描、丁晓平、六小龄童等艺术家的深度对话,但其实,这只是魏锋百万字纪实文学的一部分。
    通读《时光雕刻者》这部作品,能感受到作者每篇采访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所有被访者不仅是这个时代立碑、立传的雕刻者,而且都是当代文艺界重量级的文艺家,创作上起步早、作品多、影响大。这部作品一个重要的结构是采访对象“老中青”和“中外”组合,如采访“人民作家柳青”的故事,选取的是与柳青交往甚多的评论家阎纲,还采访了柳青女儿刘可风;采访“平凡世界里路遥”的故事,选取的是与路遥共事七年的张艳茜,校友厚夫、乡党王刚等;作者还把笔触延伸到来自美国、英国、土耳其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身上,探访他们在“中外”两国之间文化交流、创作的故事;本部作品中涉及的被访者还有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作家纪红建、丁晓平等,以独特的形式解读文艺家与作品独特的密码。另外,这部作品的话题涉及也非常专业,譬如采访作家陈彦,作者做了大量功课,细读原著作品,撰写文学评论,又常年追踪式采访,难能可贵。因此,我认为,《时光雕刻者》也是研究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旁证之一。试想,如果不是有宏大的抱负和宽阔的胸襟,谁愿意下如此大的功夫,探究这些文艺大家背后的故事。
    《时光雕刻者》见证了当代文艺大家如何为时代立碑、立传,书中所涉及的文艺名家的故事,有深度、有见解、有味道,角度颇为新颖。可以说,魏锋的贡献是一般文字工作者很难企及的,他是这个时代文艺大家背后的雕刻者、服务者、宣扬者,这正是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所在,其意义不可小觑,我郑重向读者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