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小说的艺术体面和精神体统

http://www.newdu.com 2020-04-13 文学报 施战军 参加讨论

    庞羽的麦田
    收入庞羽小说集《我们驰骋的悲伤》中的小说,最早的是2013年发表的《怪圈》,那时候庞羽20岁。乡村背景上,少年三子在麦田狂奔的收尾,喻示着一个潜能强大的文学身心长出了按捺不住的手脚和性情:发现奇迹的兴奋、百口莫辩的困窘以及人际交流的失控,使一种源自天真而碰壁于常规的特异的精神境地,摇晃在读者眼前。自我行为上张牙舞爪的猴子,其实就是沉默的大象的化身。
    读过这个小说的人会不会联想到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
    庞羽的这个麦田,是实的,底子上是为日子谋生存的乡间,突现飞碟模样的怪圈,是一种少年对另一种确凿异象的指认、对超离之境的向往,但周遭的来自地面的人声人迹让他恍惚晕眩。与塞林格式的城市人文执念比较,确实是两种路向。所以你想到了《麦田的守望者》也无妨。这也许就是作家初心的标志——自我个体的虚实,不一定来自似是而非的传统,但一定跟大地上的传统有关,而且又决不拘泥于传统事物所给定的形态。
    遇水而伸展藤蔓枝条的生长性想象,让庞羽在故乡的基底上发达着文学脚力,继而不断展开随经历而自然产生的方位挪移、随经验而蓬勃飞行的视野扩容。她像一个力大无穷的仙子,向人性和社会深不见底的湖中,扔进了叫做小说的铁船,不管这只船驶向何方,但一个越来越大的“圈”已经形成,带着周边浪波高低不同的涟漪,袭向水岸临界处。
    《大S同学的秘密生活》《我们驰骋的悲伤》《左脚应该先离开》……各有各的曲线,渺茫的题旨、切近的人间,劳作的境遇、精神的受阻,童年的创伤、空洞的疗救,展不开的眉头、止不住的探看,文气十足的忧伤、凌厉有加的自视……从疯跑的贫家少年到失措的官家小姐,敞开的是人性与俗世命运的纷杂不定,缩小的是曾经的天地神妙风土人情。境遇更实了,由外星留痕到了出国难题这里;境地更真了,从麦田的孤独疯跑转到了公共浴池的热腾搓背之中。可是,总觉得这个在题材上太像社会新闻框架的小说,屋顶没有了天窗。也就是说,对文学来说,单纯脱尘之大,杂乱蒙俗之小,从来都是彼此相生相克于小说中的。保持对境界的清醒认知,保持现实性和格局感两者对接相融的意识,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处理方法。这大概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关键事体了。
    偶然的阅读感受是可以不作数的,庞羽的悟性和综合素养比父辈们当年(那一代包括庞羽的父亲在内的被称为“新生代”的作家们曾经活跃到有些“放肆”的阶段,正是庞羽童年时期。当然,过了几年,“新生代”们就再也不那么“死犟”地将逆反当成个性的伟绩了)只强不弱,接下来的作品注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读解的可能性。
    写给人类的信函
    蒋在是一个成名很早的诗人。在我印象里,能够在《人民文学》杂志刊登三个页码以上诗作的诗人中,年纪最大的是李瑛,最小的就是蒋在。如今蒋在海外学成归来,“资深”诗人已然成为新锐小说家。她的小说,不少是在异域情境上生发的,却不跟风去展示所谓的“异质性”。不“志怪”,也没有那种一上手就非要“以震其艰深”的傲慢,更无一丝“你不知道吧那么我来告诉你”的炫耀,而是注重命运和身世之感,留下疑虑和追问,底里却是体贴,勘探天下同此凉热境况下的众生的幸与窘。
    进一步说,从第一篇小说《我的叔叔在印度》到引起关注的《举起灵魂伸向你》《虚度》《街区那头》《回不去的故乡》等等,蒋在这一系列小说,显然写出了身处“异国”(主要是加拿大)的故事,但即便写校园,那也是文化与观念共处的世相繁杂之地。我们能读出“异国”人物彼此之间在沟通理解愿望上的内在冲突,但这往往远不如地域更近的甚至是同族者之间的言行分歧更重,所幸的是,在作品的深处,总是如风如歌地敞开着人性共通的余地。因而,我们从这些有着国际化情境的作品中,可能读到的是超出窥视孔的那更广角的部分——关乎心海觅渡,牵涉万物慈航。
    成长的失落寄寓生命的奇遇,辗转的轨迹伸向世界的天窗。现实冷静的笔触本是要通往豁达、落实把握的,文本却自生缱绻,于是我们也得一道去感知笼罩在希望和信心之上的雾霭。寻找成长史的材料的预设被文学的魅力修改为诗性阅读,大抵如此。
    蒋在很擅长描写,这实在是一个不可以轻易忽略的优长。描写是小说的时空感和生命依凭感的可靠证据,有时甚至就是故事内容本身的言说主体。蒋在小说的奇妙之处,是从陈设、衣着到气温、气氛,再到自然生命的百态万象,这些与人的身心交融互映的一切,都有意味,并让眼神、语气、动作和心思真切清晰起来。闻得到苔藓上蠕动的气味、捕捉到在墙上移动树影的风、望得到鸟儿翅膀的扇面,就看得见他人肩膀上绒毛的金光,就听得见走在地毯上的自己的心跳声。所有危险的、疼痛的、挣扎的、疯狂的、忍受的、失落的、期待的、无法名状和心知肚明的——蒋在都以自然而然的描写细微地体察着记述着。
    蒋在小说中的事体、人物、经历和况味是相当独特的。这个毋庸赘述。想要说的是,这里活着经典文学的趣味和体统——挑剔中的宽怀如契诃夫、困境中的坚忍如雨果、变乱中的发力如罗曼·罗兰、四顾中的自视如里尔克、尴尬中的体恤如茨威格……读蒋在的作品,似能感知她曾多次有过的愉悦,从经典文学那里投射而来的夜光,每有一束恰巧打在欲言又止处,都使她心存幸遇的暗喜,于是无数具体的物象露出了可触的纹路,生发迷思甚至哀怜之感,悟出那些经由艺术的语言才可能传导的独属于文学的东西:有态度的开合、有难度的拉伸、有温度的疏密、有亮度的动静……
    自带张力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暂停在某一句段,也仿佛具有了自动讲述的本事,涵纳无尽的言外之意。就像那彩色的工字钉,人物的手按下之后,初读时,纸上是简单的告示,再看,也许是写给自己也写给人类的信函。
    蒋在的小说表明,小说的文体意识并非玄奥的玩意,它来自作家对小说这种文体的知情、敬重和新的赋能的自觉。小说的艺术体面和精神体统,就是这样充满活力地延展下去的吧。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二:《我们驰骋的悲伤》庞羽/著;《街区那头》蒋在/著,作家出版社出版小标题为编者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