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观后感 >

高考1977读后感1000字精选2篇

http://www.newdu.com 2019-07-2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生于8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们,对那段时间的了解仅仅是限于奶奶辈的人的叙述。从他们口中,我们知道了那个时代人的艰辛,那个时代人的迷茫与冲动,那个时代的人的悲哀。
    人总是这样,越是没有经历过的越觉得神秘,即使是那样悲惨的时代,于是便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一切。也许正是为着这个缘故,诸多的制片人导演把镜头聚焦在了那个年代,《血色浪漫》《甜蜜蜜》《北风那个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太多太多,只是,镜头太多的聚焦在了爱情上面,很少有镜头来反应一种制度的变更,由此《高考1977》便成了反应那个时代的影视片中格外惹人眼的一部。
    《高考1977》把焦点放在了高考这一个永不过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之上,那个时代的人有着自己实实在在的体会,现在的人对它也不陌生,既爱又恨。不禁窥探导演和制片人的精明。《高考1977》讲述了一群因文革而发配边疆“北大荒”的上海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家对高考的执着,以及“反面”角色革委会主任“孙海英”,对大家高考的态度。。。特别是当高考那天,大家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当孙主任开着带着犁杖的拖拉机,载着一车人奔赴考场时,我已热泪盈眶。故事的情节并不新颖,但是演员们真实的演出一次次让我们从心里留下了眼泪。
    主题是高考,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历史,是让我们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高考的本身意义大于高考,史实本身意义高于史实。因为上山下乡的缘故,因为“黑五类”的缘故,他们早早的就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十年,二十年,时间太长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二十年。他们渴望着人生的转机,直到邓小平的复出,知道高考制度的重新实施。新的高考制度不在考虑父母成分,不再需要组织盖章,人终于又开始有了自由。
    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当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前面已经说过,电影情节并不新颖,甚至可以说是老套,但就是这老套的东西,往往也经常是打动人心的东西,谈到这部电影当中的打动人心的地方就不能不谈谈电影当中的亲情。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他不需要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感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可是此时的陈琼早已经为了自己的生存,割断了与父亲的一切关系,一切向组织靠拢。当父亲冒充教育局的人来到农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揭发了他,并无意思顾及亲情。那时的陈琼已经被黑暗的生活压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机械的想摆脱黑五类,想摆脱黑暗的社会给她带的一切灾难。
    然而在这些矛盾冲突的背后,基本的人性依然残存且生生不息。连性格扭曲的陈琼在内内心深处也留有一丝轻易不敢触动的软弱,那就是为人子女的亲情。当陈甫德离去,陈琼站在空旷的雪地里脚步踉跄,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声声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泪下。电影,叙述了很多,本来就已经说过,电影本身传达的东西比他本身多。电影当中不乏令人遗憾的地方,有些情节纯属累赘,这些我们便无从在谈论。
    高考,人们永远谈论的话题。新的高考刚刚结束,又有多少是是非非让人谈论呢。
    
    (二)
    四年前的九月,我进入了这所学校,失落过,彷徨过,不知所措过,不知道这就是梦想的大学,还是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刻苦读书,仿佛已经成为了高中时的记忆,大学四年里,我们扪心自问,挑灯夜读的有几个,自发早起早读而不是为了红卡加分的又有几个?
    现在,我已经进入了大四,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压的我喘不过气,为了找工作,许许多多的证等着我们去考,投简历、面试、笔试,考研、考公务员,放在我们面前的选择许许多多。而正是这个时刻,需要用到我们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需要我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可以说,这是对我们大学生涯的一次大阅兵,它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后半生,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可能正如电影里所演的,我们号召“读书去”,却仿佛指明了,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只有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前途。大学生不再是“读书人”,而是代表一个孩子能否“有出息”的衡量标准。于是,这三十多年来,家家户户挤破脑袋让自己的孩子上好的高中,参加各种补习班,考名牌大学,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大学。而那些没考上的学生,便成了家长们口中的“反面教材”。
    记得高中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只知道顺着父母的意愿“考上大学”。如果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也许我们就不会有大学浑浑噩噩的四年,也许会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高考1977》,让我看到那群失去回程希望的知青,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作出的一场斗争,他们只想用知识改变被耽误的人生和命运,不用每天在农场,而是回到户籍地,当城里人。当他们为了赶上去高考的火车而一路狂奔时,他们奔向的是他们的理想,奔向的是他们新的人生的起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在农场,对高考的渴望成了知青的救命稻草,为了高考,他们可以绝食抗议,可以“反组织”,为了高考,他们可以放弃一切。邓小平将高考恢复从1978提前到1977,也验证了当时的中国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望和需求。高考制度的回复,将知青从黑暗中拯救出来,给他们带来了曙光,给全中国带来了生的希望。
    想想我们现在,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有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传授知识,然而许多同学却趴在那里睡觉、玩手机,我真是为他们感到羞耻,这是花着家里的钱,浪费自己的光阴啊。书到用时方狠少,等到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知识结构是如此不完整,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是如此浅薄,那时候,想要学习,想要找人请教,就比现在困难多了。
    高考的恢复,是为了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学到更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变强,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国不倒,因此我觉得我们更应该珍惜大学的四年,因为他们来之不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