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张凡:书写奋斗在屯垦戍边一线的兵团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张凡 参加讨论


    粗犷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俗风情,多元的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孕育新疆文学艺术的沃土。长期以来,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和多民族和谐共融的美好现实永续滋养着新疆兵团文学。新疆兵团作家赵远良的新作《我的哥哥是博士》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 )建设初期为创作背景的长篇小说,是作家继长篇纪实小说《戈壁中原人》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小说讲述的是当年生产生活在兵团基层连队的连长张国栋、指导员赵兴全和职工王明生三家两代人之间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彼此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其中不乏重大历史事件的呈现以及对普遍人性的反思。作家以一种回忆的口吻——王振玉的述说——拉开了小说叙事的序幕,即从1956年富农家庭出身的陈玉兰和贫农家庭走出来的关小凤来到新疆支援建设说起,一直到她们各自结婚、生儿育女数十年间的种种冲突与矛盾;同时还波及到她们的下一代(即“兵团二代” ) ——既有王振芳与赵向阳、张小花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有王振兴、张小燕在新疆之外、优越的现代大都市中自甘堕落、追求奢靡生活的自我沉沦。
    美国学者菲利普·巴格比在《文化:历史的投影》中指出,“人们的偏爱并非不能说明,或无法理解,这与他们生物的和心理的天资,与他们个人的气质和积累的经验,与他们所受的培养和面临的环境是有关联的。 ”通读整部小说,不难发现,作家赵远良对年轻一代、特别是王振兴精神世界的前后变化用笔最多、着意也最深刻。无疑,对于王振兴这一人物形象,作家将其置于不同时代和文化环境之中,力图通过其思想、生活所经历的改变来表现他这一类青年人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借以突出历经千锤百炼的“兵团二代”自强不息之路:从他中学时代思想的单纯到踏进大学校园之初的“格格不入” ,到抵不住欲望的诱惑而自我迷失在繁华的大都市里人性发生严重的异化,再到幡然醒悟后选择离开北京,回到生他养他的西部边疆并以捐肝救母、报效团场的壮举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生“大逆转” 。
    展读小说,不禁会被弥漫在字里行间那股浓郁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而深深折服。从某种程度上说,作家的这种创作倾向彰显了身为兵团作家的精神立场与文化精神。回到曾经的“1956年” ——恰逢兵团建设初期的艰难与困苦,国家号召有志青年支援边疆建设,而这些正是小说发生及人物出场的时代与社会大背景。作家在叙事过程中对时间节点的这种“刻意” ,可谓别具匠心,运用这种方式可将读者带回到历史及事件发生的“现场” ,让他们对兵团事业发展史上那段流金岁月在情感上有一种体认与共鸣。小说的主要人物陈玉兰与关小凤,分别出生于“富农”与“贫农”家庭,不同的家庭出身造就了她们不同的政治身份与阶级意识。在那个特定年代里,陈玉兰的爱面子、不服输和关小凤的得理不饶人,究其根源就在于她们“家庭出身”有别,而这也是她们之间发生种种矛盾与冲突的根由所在。当然,表现在小说中,可以说每个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及其处事方式都源自他们各自不同的出身,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定与价值认同,甚至连同他们的岗位的性质及社会职责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彰显:比如连队连长(张国栋) 、连队政治指导员(赵兴全) 、农场职工(王明生)等等。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们总在有意无意间对社会群体进行归类并给予不同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来确定自我的身份,从而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 ,个体的言行总趋于与“内群体”成员的基本特征相一致,借此来区分个人身份与“外群体”成员身份的异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极为重要表征的文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与世情的转变而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现着鲜明的时代内涵。不难想象,作家赵远良对影响整个社会与时代、乃至兵团建设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及冷静的判断力。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作家将小说的叙事聚焦于“1977年” ——国家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毫无疑问,这一年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非比寻常,不仅是“国家与时代的拐点” ,更是彼时多数青年人改变自己生命轨迹与人生命运的关键性的一年。也正是高考的恢复,让小说中的王振兴和张小燕的人生有了“反转”的可能。不可否认的是,从他们两位身上所折射出的正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的转折。作家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并突显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拐点” ,其目的在于肯定:伟大的时代造就的不只是他们个体命运的转机,更重要的是那个年代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的经历。不言而喻,作家赵远良笔下各色人物的命运遭际与时代、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着密切的关联度,这些人物所经历的曲折的个人成长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种反映、一种记录。
    如上所述,赵远良的长篇小说《我的哥哥是博士》以一种至臻至纯的深情回望兵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难忘岁月,这里面有动人的情怀、有青春的热血、更有一代代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戍边精神。有着几十年兵团生活沉淀的作家赵远良,以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去书写兵团、去书写奋斗在屯垦戍边一线的兵团人,他的创作及作品本身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时代意义与思想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