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我们仨读后感_杨绛著作读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19-03-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仨》读后感(一):她们的朴素与单纯
    读杨绛的《我们仨》,这是一本颇为个人化的书,是一本告别的书,亦是一本思念的书。那不紧不慢的语调,确乎是老人才有的安详。
    《我们俩老了》,似乎是一个序言,一个“前篇”,两个人在梦里走散了,却怎么也无法再次寻见。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失散了》,是一个老人迷迷糊糊的低语,以锺书“开会”离家而开始的故事,宛若梦中。模糊的行程,模糊的风景,“不许询问”的客栈,难以抚慰的焦灼。看似安安静静的叙述,却难掩无法逃脱的压抑。那是在与至亲告别的“驿站”上,没有一个人能逃脱的、绝望的、无边无际的梦魇。
    “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谁能算清呢?没有人能算得清,没有人真正愿意面对永远的离别。我们宁愿一程程送,只是期待着还能再见罢了,执意不肯松手,可内心里依旧是害怕的,“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明知无法阻止,却心心念念不忍离开,是人生中无法抵抗的悲凉。
    当自己最爱的人,相继离开,那种感觉宛如末日。只是,杨绛笔下的末日,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没有分崩离析的塌陷,甚至连景色都是平常的、缓慢的,但也着实是压抑的。我们仨读后感
    ”驿道上铺满落叶,看不清路面,得小心走。“、”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又满地落叶,一颗颗杨柳又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船很干净,后舱空无一物,前舱铺着一只干净整齐的床,雪白的床单,雪白的枕头,简直像在医院里,锺书侧身卧着,服部匀匀地一起一伏,睡得很安静。”、”阿圆是否和我一样糊涂,以为船老停在原处不动?船大概走了一夜,星期天阿圆到哪个客栈来找我呢?“、”回客栈的路上,我心事重重。阿圆住到了医院去,我到哪里去找她呢?我得找到她。“
    就是这样的的文字,不紧不慢,不急不缓,却仿佛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扼住你的喉咙。人们总以为末日的崩塌是轰隆作响的,是急促的,其实不然,真正的末日,是安静的,无所适从的,安静才可怕,无所适从才会最没有安全感。轰隆作响,是生命的迹象,毁灭的背后却饱含着壮丽与希望。真正的悲哀与痛苦,永远都是悄无声息的。
    由此看来,爱得越深,告别带来的苦痛也就越大,那么,假若永远一个人,不爱恋亦不思念,岂不挺好?可那又何谈真正活过呢?世间,总是难得双全法的。我们仨读后感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看似悲凉的题目,却一转《失散了》中令人窒息的语调,文字渐渐明朗、真实起来。一个早已暮年的老人,将自己毕生最亲爱的人诉诸笔端,文字里满满的都是爱意,仿佛就连最艰难的时期,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而颇感甜蜜。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杨绛先生琐碎而细微地回忆着过往的生活:一家人去动物园看动物、去餐馆吃饭、去散步”探险“……他们的娱乐与休闲活动亦是那般的安静淡然。读杨绛先生的文字,她亦让你相信,书中自有一个富足的世界,无需向外苦苦索求。她记录着女儿与丈夫“格物致知”的乐趣,去动物园看动物,他们可以发现大象吃饲养员给的东西总是“一口吞之”,但自己进食却很精细;去餐馆吃饭,他们能够一眼看出,谁是主人,谁是主客,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谁又专爱说废话……他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总能找到别人体会不到的乐趣。
    杨绛先生也记录文革,也提到”四人帮“、”三反五反“……但这些充满腥风血雨的政治运动,在杨绛的笔下也都悄然无声了。在书中,你难以找到哪怕一丝的对生活的抱怨、对他人的讥讽,她仿佛从未有过激烈的反抗,却将一切的坚硬与丑恶都于悄无声息间融化了。她不激烈,不愤慨,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力道。钱锺书翻译毛主席诗词时,窝在一间小屋子里,工作环境狭窄、简陋,但他因不满江青的作风,否决了袁水拍”换个房子“的提议,夫妻两人做着鬼脸说”要江青给房子!“,后来江青回话说:”锺书同志可以住到钓鱼台去,杨绛同志也可以去住着,照顾锺书同志“,杨绛此时却毫不客气地说:”我不会照顾人,我还要阿姨照顾呢!“江青无法,只得说:”杨绛同志可以带着阿姨去住钓鱼台。“像是太极,万物化生,徐缓有致。
    真正的读书人,内心是富足的、贯通的、睿智的、善良的、慈悲的,读杨绛先生的文字,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一直认为,文学是最尊重人的学科,因为它的本质即是如此。
    真正的读书人,是身藏功与名的,就像钱锺书辞去了联合国给予的职位,不吃”胡萝卜“,也就不用受”大棒“的摆布,钱锺书曾对杨绛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们深知权势、名利为何物,因而他们深谙如何取舍。
    杨绛先生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仨读后感
    读罢掩卷,那朴素,是深植于内心的宁静;那单纯,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追求;乔木说锺书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这纷纷扰扰的世间,古往今来,始终很难有人做到。
    《我们仨》读后感(二):跨越时空的缱绻——读《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92岁高龄时完成的长篇回忆散文,时值丈夫钱锺书先生去世四年,爱女钱媛去世五年。书中回忆了一家三口曾经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点点滴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们仨读后感
    第一部分杨绛先生写到她多次做的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的梦,被钱锺书称为“那是老人的梦。”她说“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就不见了。我四顾寻找,总不见他的影踪。”夜的宁静伴着“我”的孤凄,惶急中醒来,一片怅然。“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我们仨读后感
    第二部分以梦境的形式写了走上古驿道、以及古驿道上的相聚和相失。丈夫钱锺书和爱女钱媛相继生病住院,三人分居三处,80多岁的杨绛在中间做联络员传递信息,三个人相依相偎,相伴相惜。回忆亦梦亦幻,又真真切切,读来令人心碎。当女儿的病情一次又一次加重时,杨绛说“我觉得我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心上连连地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爱女钱媛是杨绛的生平杰作,面对女儿先她而去,那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自从失去阿圆,我内脏受伤,四肢也乏力。他(钱锺书)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钱锺书1994年7月住院到1998年12月去世,杨绛每天去看他,两人说说话。钱锺书无力说话的时候就捏捏杨绛的手,随着病情的加重,两人见面就只能用眼神来交流。“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这是一对怎样的伉俪情深和肝肠寸断?他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就再也没有了明天。“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随着爱女和丈夫的相继离开,从此“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杨绛先生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整篇文字中弥漫着思念的忧伤、落寞、凄凉和无可奈何。
    第三部分杨绛先生回忆了三个人在一起生活的细枝末节,从1935年两人婚后到牛津求学、阿圆的出生直至1998年钱锺书先生去世63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怎样,两人相濡以沫,相知相惜。钱锺书的拙手笨脚、肯委屈、能忍耐以及钱媛的善良、包容、聪明、能干、正直都在杨绛先生传神的笔下活了过来。三人性格各异,志趣相投。两人的“探险“、三人的把玩”石子“这些温馨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字里行间洋溢着杨绛先生对三个人“不寻常遇合”的眷恋和怀念以及对丈夫对女儿源于心底的爱,天上人间,阴阳殊途,三个人在杨绛的文字里又相聚了。
    作者在回忆的同时更不乏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她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此情此景,杨绛先生那种无所依归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曾经与世无求、与人无争的我们仨如今“只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清明时节,阴雨纷纷。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难断挚情。写此小文,一同纪念我远行的爱人。天上人间,唯念你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