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黄亚楠)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负责实施的教育部“奋进之笔”行动、国家语委重大基础资源建设项目“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标志性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发布会在京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出席发布会,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项目主持人王立军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康震教授共同启动系统上线。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开展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体现了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核心要义。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负责实施。一是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传播中华文化,更好地展示汉字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促进汉字文化发扬光大。二是服务教育现代化。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提供满足学校师生多元需求的汉字资源平台,提高汉字教育质量,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三是服务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等重点工程实施。项目的标志性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上线提供社会使用,是书写教育部“奋进之笔”,回应人民关切的重要实践,使语言文字发展的最新成果惠及更多领域和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据介绍,“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结构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级模式,并建立有机系联。在深层结构层面充分考虑《说文》、古文字、繁体字、简化字、传承字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在表层结构以常用字集、通用规范字集、古籍印刷通用字集等不同级别的字集作为呈现模块,解决了不同发展阶段汉字之间的对接问题。该系统数据资源丰富,涵盖了形、音、义、码、用等多方面的汉字属性信息,在功能开发方面集成了模块化检索、复合属性类聚、属性深度系联、字形动态演化等新型的汉字资源应用功能,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创新。系统中对汉字属性信息进行深度系联的工具,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手工获取资源、系联资源的局限,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大范围的线索,从而深化对汉字之间深层关系的认识。 此外,该系统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信息挖掘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手段,从应用角度出发构建科学、系统、高效、实用的汉字全息资源应用平台,以满足不同领域汉字应用的多元化需求。既可作为基础教育及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教学平台,也可作为文字学及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科研平台,还可作为国内外文化爱好者的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