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盘瓠神话主要流传于汉族、苗族、瑶族、畲族、黎族等民族中。这类神话文本众多,母题丰富, 构建盘瓠神话母题专题数据具有良好的理论依据与资料基础。通过母题数据的类型设置、层 级建构以及多维度定位等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多类型盘瓠资料的综合运用,也会为不同时代、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盘瓠神话的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提供系统、全面、便捷的资料学支持。 [关键词] 盘瓠神话;神话母题;母题数据;资料学 盘瓠神话在中国神话研究中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类型概念,因其叙事主体复杂、内容情节丰富、文本 变体较多,一些研究者又将这类叙事母题大同小异的神话称为“盘瓠型”神话。这类神话不仅较早见于 汉文古典文献中,而且直至晚近时代在中国南方民族包括一些中原地区仍有不同的口传文本,特别是在 苗族、畲族、瑶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支系中,有关盘瓠的叙事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再加上这类神话在不同民族的口耳相传中时间久远,讲述人、采录者、翻译者等文化背景与工作语境情 况复杂,形成了大量不同主题的版本以及内容关联的异文。在当今学术资源的信息化、数据化与网络平 台日趋普及的大环境下,社会人文学科的专题研究也面临着研究方法的巨大挑战,许多研究者也正由传 统的封闭式文献阅读向更加开放的知识集成式专题数据分析转化。这种看似势在必行的学术方法转型是 不是具有其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本文试图以盘瓠神话母题数据的资料学为例,做一些相关的探讨。 一、母题方法在盘瓠神话数据建设的资料学功能 神话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忆,隐含着许许多多语言表象下的文化密码,这些密 码往往与母题的选择与应用相关。神话研究中的“母题”,与其他学科门类所界定的“母题”概念大 同小异,主要是指文化产品中有关神话叙事的最自然最基本的表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特定文化产 品特别是神话创作或神话各种传承渠道中独立存在,也能在其它相关文类或文化产品中反复出现或与 其他母题发生新的链接。在盘瓠神话专题研究中,如何从母题的视角建构出客观合理便于深入系统分 析的资料数据,需要从母题的资料学功能方面作出解释。 首先,母题方法具有神话专题数据资料的分类功能。人们无论是传统经验判断,还是日常思维实践, 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周易 • 系辞上》中又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同样,在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研究与表述中,也都将厘定“类型”作为本学科的基础与前提。那么为 了便于考察神话的类型归属问题,我们暂且按照目前国家学科分类标准中规定的将“神话”列为“民 间文学”,并参照《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等系列大型丛书中将“神话”纳入“民间故事”,不难发现,许多较为典型的神话类型划分都是基于母题分析基础之上的。如钟敬文的《中国民间故事型式》,汤普森的《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d、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e、金荣华的《中国民间故事与 故事分类》f 等,都是基于对民间故事包括神话的母题分析而归纳出的故事类型。 “母题”对“类型”的建构功能表现在许多方面,无论是神话的内容、形式还是文体形态,都可以 借助母题做出类型界定。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提出的,“无论汤普森的类型学还是普罗普的形态学,都以 揭示民间故事叙事内容的叙事形式为研究目的(分类学是二者的基础),即无论民间故事形态学还是民 间故事类型学,其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民间故事因叙事内容的情节单元(汤普森称之为“母题”,普罗 普称之为“功能”)的时间性或非时间性组合而生成的叙事形式(模式或结构,汤普森称之为“类型”, 普罗普称之为“形态”)。”g 母题的结构功能也可以从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及其《民间故事母 题索引》得到较好的说明。汤普森在《民间故事母题索引》中,将神话母题列为 A 类,结合文本流传的历 史或区位地理,对世界各地民间故事中的神话母题进行了梳理和编码分类,拟定出一级母题 2877 个,如果 计算 5 个层级的全部母题,则母题总数为 5707 个,从母题索引的编制形态看,明显基于母题对类型的支撑。 其次,关于盘瓠神话母题与主题的关系。任何神话作品的产生及其动态传承,都服务于特定的主题。 对神话文本分析而言,无论是“母题”还是“主题”,二者都是研究者从神话叙事本身的表意出发得出 的结论。但“主题”并不是无所傍依的空中楼阁,它需要若干“母题”通过一定的组合规则来表现,甚 至有些情况下,“主题”可以与“母题”等量齐观。“母题”作为神话叙事的基本分析单位,其基本功 能除了分析神话的叙事结构外,还是神话主题表达的基础。母题表意方面的客观性、直观性以及相对稳 定性,有利于研究者在神话分析中实现信息对话与互动,并会由此增强盘瓠神话主题分析的通约性。 从目前采集到的与盘瓠神话有关的母题数据分析结果看,大致有如下几个较为典型的主题:(1) 歌颂祖先盘瓠的不凡业绩;(2)解释民族或民族内姓氏的产生,如盘、篮、雷、钟姓的来历;(3) 解释因祖先盘瓠立功,后代人享有免税赋待遇的原因,如评王券牒的获得;(4)解释某一特定民俗事 象的来历,如盘王节、黄泥鼓的来历等;(5)从中原的角度描述周边少数民族的形成;(6)人犬类 奇特的婚姻,如龙犬与公主的婚姻;(7)变形与禁忌,如盘瓠婚前或婚后变形;(8)古民族之间的 争战,如高辛战房王、评王战高王等;(9)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如把盘瓠叙述成盘古;(10)其他 主题。通过上述不同主题我们会发现,神话叙事中无论是塑造人物、组织情节还是生发细节,往往都 离不开特定的主题,而同一主题下的若干母题往往具有相似性。如重点表现盘瓠忠勇主题时,常常会 把盘瓠如何战前准备,如何通过变形、伪装与敌方首领斗智斗勇等,作为刻画的重点。一般而言,功能相近或经常出现在类型化叙事中的不同母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形成“母题链”。不同的“母题链”可以表现不同的神话主题,如表达“群体同源共祖的认知”主题时,其“母题链”的选择主要 是“作者根据特定主题和受众接受习惯的需要,将若干母题按照某种逻辑规则有目的地组织起来,进 而形成具有类型化或程式化的文本。”这类母题链一般会涉及主人公的身世、功业、婚姻、生子、死 亡和纪念等一系列基本母题。尽管在不同的神话文本中某些母题会发生变化或缺失,但在基本结构上 都呈现出大致相似的叙事模式,表现出“主题”表达与“母题”选择之间的某种契约。 第三,当今信息技术普及为盘瓠神话母题数据建设提供了可能。当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带来极大便利,特别是资料学建设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向数据化呈现方式的 过渡,数据化开发与应用日趋成为学术前沿研究的利器。对于盘瓠神话研究而言,通过母题数据可以 将汉字或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神话,流传于民族民间的口头神话,考古文物、书画、雕刻或庙宇建筑 等留存的神话遗迹,以及隐藏在民风民俗、重大节日活动中的活态神话等等,凭借数字技术得到广泛 采集和关联性呈现,甚至随着目前电子出版物和各类数据库的深度开发,系统化的神话母题可以为检 索引导,应用到目前各图书馆数字资源以及数字网络资源的跨类型文本检索中,极大提高研究资料来 源的全面性、精准性与实用性。以目前“百度”(https://www.baidu.com)和“中国知网”(http://www. cnki.net)的搜索引擎功能为例,如输入“盘瓠”,已经基本实现有关盘瓠的网络信息专题、图片、视 频、研究论文等跨类型检索,并且能显示出盘瓠的关联信息,在图片资源中键入“盘瓠”,网页中除 显示大量盘瓠图片外,还会提示“盘瓠与辛女”“盘瓠传说”“龙犬盘瓠图腾”“山海经里的盘瓠”“苗 族盘瓠图腾”等系列信息。这些信息技术表明,完全可以通过盘瓠神话的专业性母题数据建构,实现 盘瓠神话文字文本、声音文本、图像资料、视频资料、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系列资源的数据综合性 平台建设,为该类型神话的全方位观察与信息的精准化选择提供最大程度的资料学支持。 二、盘瓠神话母题数据的设定与层级模式 盘瓠神话母题数据资料学建设的目的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在母题数据的结构设计方面要同时 关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研究者资料使用中的查寻与接受习惯,资料呈现形式要考虑到盘瓠神话叙事 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叙事的逻辑维度,以及盘瓠研究的学术史等;二是实现盘瓠神话资料的数字 版替代纸质版,并由可读的数字化资源逐步升级到可以通过计算机自主分析的数据化资源,如输入“盘 瓠变形”母题检索时,计算机会自动显示数据库中与该母题有关的分类型数据统计,将与之相关的所 有神话文本、讲述人介绍、采录时间、流传地区、民族属性、出版信息等一系列数字资源做出一目了 然的归类逻辑排列,供研究者进行便捷的信息采集与分析。 盘瓠神话母题数据建设中母题的类型设置与层级表述。结合目前已采集的 100 余则盘瓠神话的文 本样例,初步对盘瓠神话母题的类型做出扁平化设计,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更多层次的母题层级细分。 盘瓠神话基本母题类型构成可提炼出如下层级:(1)WP01 盘瓠的产生;(2)WP02 盘瓠的特征;(3)WP03 盘瓠的事迹;(4)WP04 盘瓠的身份;(5)WP05 盘瓠的婚姻;(6)WP06 盘瓠的后代;(7)WP06 盘瓠其他母题。如果上述 7 项看作是第一层级类型的话,那么,每个层级下可以继续划分出第二 个层级,如“(1)WP01 盘瓠的产生”之下,可以设定:① WP01.1 盘瓠产生的原因;② WP01.2 盘瓠 产生的时间;③ WP01.3 盘瓠产生的地点;④ WP01.4 盘瓠产生的方式;⑤ WP01.5 盘瓠产生的结果;⑥ WP01.6 与盘瓠产生有关的其他母题,等。第二级母题之后可以析解出第三级母题,如“① WP01.4 盘瓠产生的方式”,可以划分出:(a) WP01.4.1 盘瓠源于特定的地方;(b) WP01.4.2 生育产生盘瓠(生盘瓠);(c) WP01.4.3 变化产生盘瓠;(d)WP01.4.4 感生盘瓠 ;(e) WP01.4.5 卵生盘瓠;(f) WP01.4.6 盘瓠产生的其他形式,等。这些三级母题之后仍可以逐级细分。 母题的细分对于数据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不仅是对文本客观解构的需要,也是对不同文 本进行深入比较的重要路径。如同样是叙述“WP01.4.5 卵生盘瓠”类型,该类型的下一层级母题会有 明显的差异,《魏略》中记述:“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 覆之以槃,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的叙述是:“高辛氏 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盛以瓠蓠,覆之以盘。 俄尔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遂畜之。”在盘成坤讲的《龙犬救主》中描述为,大耳婆 左耳长肉蛋,蛋成龙犬(盘瓠)。关于卵生盘瓠还有一些非常奇特的变体,如熊凤祥讲的《盘瓠王造 天地》中说,两块泥巴拢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像盘子那样的东西,后来变成了一个像鸡蛋模样的东西, 生盘瓠王。表述一个“卵生盘瓠”的母题,竟出现如此不同的说法,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全 面解读盘瓠神话的流传与演变规律。 一个母题类型与其下一级母题的关系建构要遵循内容与结构间的逻辑关系。母题内部层级的编目 分层是一个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发散性的多母题交叉关系,但总体设计上要将叙事的时间顺序、空间 顺序以及抽象的其他逻辑顺序运用其中,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参照:一是具有时间维度的母题要突出 时间顺序;二是叙事中可以进行空间定位的母题按空间顺序排列;三是可能在叙事中发生关联的母题, 做出母题叙事关联提示。当然,任何一种规则所引导的顺序设定,都会遇到特定语境的限制,有时还 会受到神话文本或数据提取主观性方面的影响。但总体而言,盘瓠神话母题数据的开放性、包容性与 关联度会直接影响资料使用的效果。 三、盘瓠神话母题数据的应用 盘瓠神话母题各个层级的数据,为更大文本范围内寻找盘瓠叙题的关联性搭建出通道与桥梁,也 为进一步全面观察、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盘瓠神话叙事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入口和可能。在此选取“WP06 盘瓠的后代”母题数据中的一些文本作为案例,对母题数据的学术应用做些探讨。 通过上表中罗列的数据,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时代产生或流传的盘瓠神话的同类母题进行多视角的比较研究,全面考察盘瓠后代在形成原因、身份特征、迁徙变化等方面的差异。同 时也可以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细节进行更为细致的比较,如同样都是“WP06.6 盘瓠有 6 男 6 女”类型母题, 但婚姻主体、6 男 6 女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文本中多有差别,注重这些母题数据的深入探究,对神话研究 结论的形成无疑是必要而有效的。 就盘瓠神话母题数据应用而言,还可以根据需要从名称性母题、语境性母题和情节性母题不同角 度进行神话的关联项比较。如通过相应的“盘瓠”名称类母题数据,可以引导研究者对此类问题展开 全面的考察,像汉族神话中说“高辛氏为龙犬赐名龙期,号称槃瓠”,“槃瓠即伏羲”;畲族神话中 关于盘瓠的称谓有“盘瓠称龙犬”,“盘瓠是东海苍龙出世故尊称龙狗”,“盘瓠称龙期”,“盘瓠尊称盘古大王”,“盘瓠称忠勇王”;瑶族神话中说“盘瓠称盘王”,“盘王即盘瓠王”,“盘瓠王俗称狗王”,“盘王有上古盘王、中古盘王、下古盘王”;苗族神话有“盘瓠称盘皇”,“盘瓠和妻 子辛女被称为盘瓠公公、辛女娘娘”等等,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形成原因。 当对盘瓠神话进行更深刻的内涵分析时,关注相应的“情节性母题”也是重要一环。情节母题作 为较强的叙事单元,往往包括相对稳定的若干下一级母题组合,如“盘瓠立功”“盘瓠完婚”“盘瓠变形”“盘 瓠死亡”等都可以看作是情节性母题。以“盘瓠立功”为例,该母题可以由“盘瓠出征”“盘瓠渡江”“盘 瓠的计谋”“盘瓠取敌首”“盘瓠得胜归来”等下一级母题构成,如果继续细分就不难发现母题共性 前提下的差异性。如关于“盘瓠取敌首”母题描述中,汉族神话中“盘瓠衔回犬戎的头”,苗族神话“盘 瓠咬下房王的头”,瑶族神话“盘瓠咬下敌王的睾丸使敌王毙命”“盘瓠叼来平王的头”,畲族神话 “麒麟咬掉番王头”“龙犬咬掉番王头”等等。通过对此类情节母题的分析,不仅可以发现不同民族、 不同区域在演述和传承盘瓠神话过程中发生的变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上的对族源或地缘 关系的文化表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神话的社会功能。 总之,通过对盘瓠神话不同性质的母题类型及其层级构成的系统分析,可以更为客观精准地考察 该类神话的创作特点与传承规律,洞察众多神话叙事中的共性与变异。同时,盘瓠神话母题数据建设, 有助于深入探讨神话文献、神话口头传承、神话民俗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多视角多层次深入探讨盘瓠 神话的丰富文化内涵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资料参考。 [ 作者简介 ] 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民族文学研究所重点学科 • 中国神话学”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161)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3期,经作者授权转载。注释省略,请参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