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和谐”价值源探溯(2)

http://www.newdu.com 2018-11-10 《学术界》 张利群 参加讨论

    二、先秦元典的“和谐”说建构文艺审美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和谐”不仅是元范畴,而且也是核心范畴;不仅是文化范畴,而且也是哲学范畴;不仅是价值范畴,而且也是价值源本体范畴。“和谐”所具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其价值取向意义,无论对中华文化传统及其中华民族价值观还是中国古代文艺审美观都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除《尚书》所言“诗言志”及其“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百兽率舞”中阐发基于祭祀仪式的诗乐舞“和谐”价值源发生外,“和谐”含义中所蕴含源流、规律、秩序、规矩、法则等内涵与外延之论均有所依据。《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由此阐明“文籍生”而“王天下”之和谐;《虞夏书》之《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阐明“柔远能迩,惇德允元”之德“协和万邦”“蛮夷率服”以致和谐。以及《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之“九德”。《益稷》:“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至于《周书》所记载周代制度、政治、祭祀、哲学、文化所涉“和谐”内容更为丰富。《洪范》:“禹乃嗣兴,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父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所载“洪范九畴”,即周制九种大法,旨在制定协调、调节自然与人伦、神事与人事、德行与政治关系,达到“邦诸侯,班宗彝”的和谐天下的目的。《尚书》所载上古之事,包括从原始氏族社会到部落联盟尧舜禹传说时期及其夏商周(西周早期)华夏文明生成时期,所载神话传说、氏族聚合、部落联盟、巫术宗教、祭祀礼乐、制度文化、政治军事、人伦道德、农耕生产、自然灾害等丰富内容中以“和”“合”“谐”“协”“同”等用词造句孕育与萌发“和谐”价值源萌芽,由此形成互证互释,拓展“和谐”价值源发生渠道以及生成建构过程。
    先秦其它文献元典所载历史源流以及诸子百家论著学说,亦可印证和建构“和谐”价值源发生说。因此,先秦可谓“和谐”说滥觞期,亦可谓奠定“和谐”文史哲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的奠基期。
    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左传》,即《左氏春秋》或《春秋左传》,所载历史年代为春秋时期,系统记载这一时期各国政治、祭祀、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事件,其中包括诗乐舞等文艺审美状况,形成较为自觉的“和谐”意识观念及其和谐美价值取向。基于“和谐”,《左传》最重要的是提出“和如羹”说。《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弛而造焉。公曰:‘惟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醘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8]这段话采用比喻方式,从外交关系入手,以调味到调乐为比喻,通过辨析“和与同异”而提出“和如羹”观点,继而以其之理推及音乐之音符、声调、节奏、旋律的协调搭配以成“和乐”之道,其中阐明相反相成、相辅相成、有无相生、相济相补的辩证思维方式及其协调、调节以趋和谐的方法,旨在达到“平其心,成其政”“心平德和”以及“君子和而不同”的目的。
    《国语》所载:“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纽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德昭,则能思虑纯固”;“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9]以“听和而视正”阐发和谐美价值取向,以“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阐发乐声的“和”与“平”价值取向,奠定以乐观政的思维方式与和谐美价值取向基础。
    《周易》基于巫史结合、尊天命与尽人事交织的思维方式及其“卦象”与“爻辞”逻辑关联的感物与推演方式,将人事放置在宇宙天地之间的更大视野中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神、人与自我关系,进而阐发宇宙、天地、乾坤、阴阳、刚柔、尊卑、变通等对立统一规律及其朴素辩证法思想。《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系辞上》:“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哲学及其宇宙观视角阐发天人和谐之理,为“和谐”价值观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礼记·乐记》以周代礼乐制度构成中的“礼”与“乐”关系论述,阐发“和谐”观及其功能作用与价值意义。“礼”与“乐”在对立统一规律中具有重要位置与作用,不仅为礼乐制度提供逻辑性、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而且提供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建构起基于“和谐”价值源生成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礼乐”遵循对立统一规律与法则,形成彼此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交融的和谐统一关系。《礼记·乐记》是讨论礼乐和谐关系最为完备的文献,《乐本》:“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乐者,通伦理者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乐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礼》:“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辨者其礼具。”“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乐施》:“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乐化》:“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勿与争执,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以“和谐”观之,“礼乐”范畴无疑为乐之“和”与礼之“谐”构成,两者遵循“和谐”之道以通“礼乐”之理。由此推动礼乐制度建立与建设,同时也推动“和谐”价值源生成及“和谐”观建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