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情结是人类的一种心理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变,并被投射到反映社会时代风貌的文学创作中。最能够反映人类英雄情结的英雄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塑造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 从革命英雄到平民英雄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塑造着重表现人物崇高的革命情操与理想主义精神。他们不仅立场坚定,思想先进,在革命战争年代挺身而立,保家卫国,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而且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超凡的气度,其形象特点总以外形的高大英武和内在性格的纯正刚毅兼融示人,如《红岩》中的许云峰、《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保卫延安》中的周大勇、《红旗谱》中的朱老忠、《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创业史》中的梁生宝、《艳阳天》中的萧长春,以及《欧阳海之歌》中的欧阳海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繁荣,“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英雄形象开始逐渐摆脱之前的英雄塑造模式,向着更广泛的普通人贴近,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人格化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很多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更多地表现出充满个性的特点,即便是英雄身上的性格缺陷及弱点也被毫不掩饰地加以描写,如《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亮剑》中的李云龙等。与此同时,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书写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革命英雄形象,平民化的英雄也纷纷出现,像《白鹿原》中的黑娃,《红高粱》中的余占鳌等民间英雄以及《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等众多普通的小人物、知识分子形象等都被纳入英雄的行列,英雄群体不再固化于革命英雄的范式之内,而是不断扩大,形象内涵及其特征也更为丰富。 从典型化塑造到个性化书写 当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之所以出现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原因是多样的。传统意义上的革命英雄不为私利,将一腔忠心赤胆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为了革命的利益舍弃个人利益,即使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是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赤胆忠诚、无私奉献精神。英雄形象所必备的这些革命英雄主义特征是与20世纪40—70年代中国革命战争环境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氛围、文化环境以及作家的创作心理紧密相联的。革命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英雄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学作品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同时,当时很多作家本人就是革命战争的目击者或亲历者,像曲波、王愿坚、峻青、杨沫等,革命年代的血雨腥风让他们对英雄的认知更为真切也更为直观,更何况,将革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创造性地展现给新的时代,使人们铭记历史的荣耀,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因此,他们在作品中塑造大量在革命斗争中身临险境甚至面对死亡都毫无畏惧、有着超强意志和力量的英雄形象,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对英雄的讴歌与崇敬可以说是对潜藏在整个民族心理深处的英雄情结的一种释放,广大人民从英雄形象身上获得了建设新国家、开始新生活的精神动力。 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塑造也开始发生转变。英雄形象被重塑,他们身上非凡的、超乎常人的高大完美的光环不再被强调,取而代之的是与常人一般的形象塑造。这不仅在英雄的外形气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精神结构方面也有了更多复杂的人性内容的展现。在塑造英雄形象的过程中,作家不再局限于借助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或者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来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而更多地将视角转向日常生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关注个体情感的丰富性,将英雄常人化,展现出英雄们更具“个人性”的一面。稍作比较即可发现,《林海雪原》中,少剑波与白茹之间究竟有多少情爱我们无法揣摩,但哪怕是有一点点,在小说中都会被遮掩;而到了《亮剑》中,李云龙却能够在战乱中娶媳妇,这不能不说是英雄形象塑造中一种向真实的人的回归倾向,是生活、生命要求及人物个性化的体现。虽然传统英雄形象身上耀眼的光环被褪去,但让英雄回归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并不意味着英雄失去了其被赋予的人文价值,其形象背后所蕴含的依旧是人们对崇高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