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做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宋霖/供图 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在报告《中文的学术地位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中提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增强,还应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策是要用外国语言说中国故事和思想;让外国人学习掌握中文,直接阅读理解中文作品。他首先仔细分析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短板,即虽然处于急剧变动的大时代,但我国在创造国内有重大影响甚至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观点甚至学说体系方面所获较少,国内公认并且有很大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著名中国学者较少。他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个人责任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仔细分析了产生这些短板的主要原因,并反躬自省了自己的责任和作为,提出必须提高中国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先进入国际学术共同体,适应国际学术规则和规范,逐步取得话语权和影响力,产生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中文学术成果,并逐步取得中文的国际学术地位。 朱威烈做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宋霖/供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朱威烈教授在报告《国际知识的中文供给》中指出,由于当前世界形势和中国地位与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知识的中文供给”无疑是与我国外交有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他从历史上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兴盛、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美欧等国东方学的出现等事例说明,国际知识供给是世界大国成长发展的必备条件。他还进一步强调,应当从中国特色外交需要出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向国内和国际社会提供更多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知识产品,增强我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使我国成为国际知识供给的强国。进一步的措施是必须加快国际知识供给的人才培养,打造承载国际知识的中国标志性产品,通过翻译加大国际知识的储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