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童年、故乡、大自然 与网络时代的精神危机——张炜对话录

http://www.newdu.com 2018-07-25 文艺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不久前,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张炜应邀做客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大讲坛,与张丽军教授作了题为“对话张炜系列讲座之一:童年、故乡、大自然与网络时代的精神危机”的学术对话。对话探讨了网络时代的作家如何保持自我,如何从故乡和大自然中汲取力量,如何保持创作的生命力等问题。本版摘取了部分精彩内容。
    ——编 者
    一个作家不要太勤奋,是说平常你的脑子不要老围绕着“文学”两个字打转,这样的话就会压迫很多很好的文学艺术的思维和想法,就不会出来很新鲜的东西。平常最好不要去想文学,该做什么做什么,认真生活、认真阅读,这是最好的文学状态。
    张丽军:我们今天说时代的危机,您曾经谈到过信息爆炸、出版物非常多、思想同质化的东西非常多。作家如何创新、如何超越自我,如何持续地写下去?
    张 炜:持续地写下去我觉得很容易,只要勤奋就会保持一定的创作量。但是有时候勤奋对于作家不是好事情,反而是坏事情。
    有的人可能觉得我过于勤奋或者比较勤奋,那是因为他自己可能比我还要懒惰。有比较才有鉴别,我说我懒惰是指和重要的中外作家比起来我是懒惰的,比如举鲁迅的例子,鲁迅的文学全集不到20本,最新的文集大概也就这么一排。有人可能讲,他写得不多,但是你不要忘了看作家勤奋不勤奋,要看他的年表,看他这一生有效的、专业的写作时间是多长。你打开年表就能看到鲁迅一年大量的时间用来教学、做公务员,专门用来写作的时间很少,专业的写作时间那就更少了。所以有的人统计过,在有效的单位写作时间内,没有一个中国的当代作家比他更勤奋,写得更多。
    所以我们当代作家比他差多了,过去所谓的一本书主义,就是写了一本书以后就不太写作了,或者是参加所谓火热的斗争、深入生活,再创作的文字很少了,一辈子主要是以一本书为主,或者围绕这一本书再有一点点创作,这就是我们概念当中一个好作家的状态。实际上多少有点不正常。这样也未尝不可,因为一个人的文字生涯是各种各样的,很难讲写得多就是好,写的少就是不好,写作的情况太复杂了。所以,有的人讲曹雪芹写了半部《红楼梦》就是一个不朽的伟大的作家,有的人写了几千万字也未必留下来一部,这是一个事实。
    所以我有时比较懒惰,反而觉得很勤奋了,就会产生误解。
    第二个误解,一个作家不要太勤奋,是说平常你的脑子不要老围绕着“文学”两个字打转,这样的话就会压迫很多很好的文学艺术的思维和想法,就不会出来很新鲜的东西。平常最好不要去想文学,该做什么做什么,认真生活、认真阅读,这是最好的文学状态。如果每天脑子老是焦灼于文学的板块,就会有问题。在文学方面不要太勤奋,老是死盯着那两个字,整个的文学思维不会活泼,不会处于一种激活的状态。举个例子,有朋友跟我讲写作太累了,特别是写长篇,为什么?比如说用一年的时间,一年里他没事就思考他正在写的东西,想得很累,晚上失眠,登山、走路、吃饭的时候思维动不动就回到正在创作的作品,这个有点太勤奋了。成熟的作家不是这样,成熟的作家是怎样写一个作品呢?比如说他正在桌子上写这个作品,离开这个桌子马上忘掉了他那场劳动。他回到了生活当中去,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跟大家聊天、劳动、忙家务,再回到桌子跟前马上就投入到文学世界去了。
    创作就是创造性的劳动,它非常惧怕那种惯性的操作,所以有时候你不停地去想你写的作品,再回到跟前你的脑子被惯性思维磨得很疲惫,这个时候你很少会有出乎个人意料的、让你惊奇的文学的发挥。一个农村的孩子,到田里割麦子,镰刀磨得很快,离麦田还有一里路,一路上不停地用镰刀挥舞,不停地动镰刀,到麦地用你的镰刀的时候,镰已经不锋利了。要想思维变得锋利,要保护它的锋刃,不要没事儿经常砍、割。到了麦地,麦地就是你的写字台、桌子,那时再把你磨得锋利的思想镰刀拿出来,这时候才有一场非常漂亮的收割。
    中国作家我觉得不是写得多了,普遍的一个问题是写得太少,写得少的人一定是阅读得少,因为他需要同样的艺术冲动,冲动一旦减少了之后阅读的好奇心在减弱,创作的好奇心也在减弱。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作者,你问他读书了吗?他说读得很少很少。你遇到一个杰出的当代作家,发现他中国古典文学阅读很多,脑子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很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对最新翻译过来的一些国外学术著作,他也一点都不陌生,最新的一些小说、散文,他也总能跟踪,又准又快。像这样的作家不杰出,那谁还杰出?所以懒惰是最可怕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