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代才女吕碧城(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文汇读书周刊 金梅 参加讨论
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弃的阴影一直困绕不散,每环顾左右,又无可以与己相埒相配之人,这就难免孤独虚无之感。1918年,她请天台教观四十三世祖谛闲法师开示引导。谛闲说的是:“欠债当还,还了便没事了;既知道还债辛苦,以后切不可再欠了。”她似有所悟,开始信佛食素。此后十多年间,她曾两度长期出国周游。其间,汉译英佛典多种,并斥资印行,流通欧美。1930年正式出家为尼,法号宝莲。
    1933年回国,二次大战后移居香港,一心念佛诵典,不问世事。时人对吕碧城的评价,可以其父执樊樊山的几句话概括:“以一弱女子,自立于社会,手散万金而不措意,笔扫千人而不自矜。”其在创作上的成就,有人评为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亦即千年词史的殿军。吕虽是清末民初的新女性,但她并不赞成“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以此,有论者说,以吕之艺术感觉和描写功力,如能用白话文创作,她的成就可能超过新文学史上其他几位女性作家。这只是推论,新文学的标志也并非仅仅表现在文字语言上。名噪一时之才女慧秀,不能跟随时代之步伐,终被时代所淘汰,这确是吕碧城悲剧之所在,也是几为后代读者所不闻的主要原因。
    吕碧城才情横溢,力压群芳,但又自视甚高,个性刚愎,且疑心特重,不易容人。她之崛起津门,一时扬名,得力于英敛之者多矣。
    英却在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碧城因《大公报》白话登有劝女教习不当妖艳招摇一段,疑为讥彼,旋于《津报》登有驳文,强词夺理,极为可笑。数日后,彼来信,洋洋千言分辨。予乃答书,亦千言。此后遂永不来馆。”与英敛之终于绝交。从中国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观念上说,吕碧城是有负提携她的恩师了。此类个性之表现,亦施之于家族间。她与其二姐,因细故失和。朋友一再劝和,她却说:
    “不到黄泉毋相见也。”她这种心态生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变本加厉。那样,她只好与世隔绝,闭门念佛了。这也可以说是一代才女性格所造成的,人生之必然。
    有谓才子才女,或自认为才子才女的人,多性格乖僻拒众者;无任何性格特色的人,又往往不易有大的成就,难道这真是大千世界中令人无可奈何之一相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