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玉文化玉学研究的里程碑——杨伯达先生新作《巫玉之光》评介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周晓晶 参加讨论
    中国人对古玉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宋代的金石学,宋元明清时期的玉器研究基本上附属于金石学。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考古工作的开展和出土玉器数量的增多,玉器研究开始借鉴考古学类型学的方法,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的轨道。在九十年代以前,玉器研究主要是以类型学研究及在类型学基础上的鉴定与辨伪研究为主,而将玉器研究的重点锁定于玉文化玉学课题,杨伯达先生则功不可没。杨伯达先生的近作《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汇集了先生主要撰写于2003至2004年间的25篇论文,这些文章是他数十年古玉研究的结晶,尤其是近二十年以来关于玉文化玉学课题研究的成果。该书在解决玉文化玉学的学科构建和某些难题以及探索中国古代玉器研究的方法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可以说是中国玉文化玉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 
    早在1993年,杨伯达先生就领导创建了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其宗旨是组织文物考古界及相关学科的学者进行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玉器研究会曾于1996年和1998年分别召开了“中国传世古玉鉴定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大大推进了学术界鉴定与研究古玉的水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和大量史前玉器的出土,古代玉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尤其是对中国文明起源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当时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杨伯达先生认识到,玉器研究领域要想进一步发展,使之学科化、系统化和理论化,是当务之急,因此,杨先生开始组织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地质学、宝石学等学科有志于玉器研究的学者,并争取收藏界和企业家的帮助,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玉文化玉学研究方面的学术研讨会。 
    1999年5月,在安徽省巢湖市召开了“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讨论会预备会议”(即第一届“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玉器研究领域一个方向性转折的会议,玉器研究者们首次将玉和玉器的研究提升到理论高度。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是将中国古代玉器研究的方向从研讨古玉的鉴定与辨伪课题转向玉文化、玉学的研究课题。在这次会议上,杨先生提交了《“中国古玉文化史论”提纲》、《关于玉学理论框架的设想》及《关于玉学的论证及纳入国家课题计划的建议》三份文稿,提出了“玉文化”和“玉学”的概念,对构建玉学框架及其研究方法做出了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建议,为此后学术界对玉器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2001年5月,在北京大觉寺召开了第二届“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在会前,杨先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邀请我国老一代原始宗教史学专家于锦绣先生参加会议,于先生在会上做了题为《玉与灵物崇拜—中国玉文化的原始宗教学研究》的报告,指出“玉是中华先民最尊崇的‘灵物’,玉器是宗教活动的最高品位的‘物质媒介’”。在这次会议上,已经有学者注意到史前玉器与巫的关系及古代文献《山海经》对玉和祭神活动的记载。大觉寺会议使与会学者的研究思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其成果在2004年5月于大连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和2005年9月在江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两次会议的与会学者在研究史前玉器的图像与功能时,都将玉器置于原始宗教的背景下来考察,而此前研究玉器的功能主要是依据其在墓葬中出土时的位置。 
    上述玉文化玉学学术会议的召开与研究课题的进展,都是与杨伯达先生的积极倡导与策划分不开的。而杨先生在研究玉文化玉学课题和组织一系列玉文化玉学研讨会的过程中,积累下一个个谜团,诸如“玉亦神物也”、“巫以玉事神”、 “玉神学”等等 ,这些问题是玉文化玉学研究领域的难题,是“难啃的硬骨头”。杨伯达先生的新作《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解答了上述玉文化玉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难题。 
    《巫玉之光》一书在史前玉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先生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如果研究方法恰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方法不对,则花很多功夫也白费,这一点我们在学习数学时都会有所体会。做玉器方面的课题研究也是如此,需要有一套能够“对症下药”的研究方法。杨伯达先生在治学的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研究方法的探索,先生在传世玉器辨伪等研究上获得的成就,也是因为其变革研究方法,独辟溪径。 
    《巫玉之光》一书的研究方法就是“按照文物与文献相结合的原则,力争以古文献提供的可靠史料和信息为依据,以破译二十余年来出土的史前玉器的疑团” ,即以“巫书”释巫玉。杨先生认为,对于研究、破史前时期玉器,《山海经》应是最佳文献,早年鲁迅先生考订《山海经》为“巫书”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我们确实从其记载中可以找到巫觋以玉事神的影子。只要我们认真地把握史前玉器为“玉神物”的基本属性和其功能为“巫以玉事神”这两点,据此来破解史前出土玉器,就不会出现大大的偏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