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令人困惑的坐标——答高山杉先生(3)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东方早报 严耀中 参加讨论
面对高先生的这些责难,一开始不知道如何来做回应,不做回应好像又有点不礼貌。突然想起几十年前做小学生的时光,一次上课时邻桌催着要借橡皮,于是递了过去,不意老师在堂上大声批评我上课做小动作,心里颇感委屈,课后去向老师解释,得到的是一番教诲。其中一段话是:“斯大林同志教导我们,别人的意见只要有百分之五的正确,就要虚心接受”。后来一直没有去弄清楚这是否斯大林的原话,但此话却至今不敢忘记。高先生对拙著批评的正确性当然超过了百分之五,所以这里要向高先生再一次表示谢意。
    高先生那篇洋洋洒洒的大作恐怕不仅仅在于教导作者,因为由此高先生向宗教研究者提出了要求:每一本学术著作都应该有一个清楚而“尽量精确的坐标”。问题是如果这个坐标系是二维的或是三维的,那还基本上属于基础数学的范围。如果要按照高先生的指示,一定要通过在“异次元的时空”中建立坐标来表达书本内容,看来没有高先生那样的数学造诣,实在难以胜任。近代以来西方的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为了解决一些高深的问题,建立了大量数学模型。高先生是否也要通过对拙著的批判推动宗教学往这个方向发展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如作者那样缺乏数学想象力的一般研究宗教者,只能在“异次元的时空”里感到困惑和迷失:“简单有序”的坐标化一定是人文研究和表达的发展趋向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