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听冯远征说如何做演员,如何做观众纪念北京人艺建院65周年 北青青睐“人艺”系列讲座第四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青年报 newdu 参加讨论


    
    
    
    
    
    
    
    
    温饱之后,“青睐”带您追求更高的人文品质。
    5月14日,北青青睐讲座与北京人艺携手举办的“北京人艺建院65周年”系列讲座活动举办了第四期。本期嘉宾冯远征的到来,创造了青睐讲座的新纪录——消息仅仅在读者群内部发出不到3个小时,160个席位即抢购一空。之后的几天,天天都有读者在“求转票”。
    5月14日下午,出现在人艺实验剧场的冯远征,身穿简单的白衬衫,却自带光芒,气场十足。讲座内容也从热映的《摔跤吧,爸爸》说起,有故事有理论,更有他独特的表演心得。生动活泼,令人回味良久。
    更让人暖心的是,为了让每个观众都可看到他,冯远征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始终站着。为他准备的桌子、椅子和茶杯成了安静的道具,且细心地考虑到三面座位的观众,冯远征会不时转向各个方向,让身处剧场角落的观众也似乎感觉冯远征一直在看着他讲。结束时,冯远征更是恭敬地冲三面观众鞠躬致谢。而在已经进入人艺会议室准备回家时,听说剧场里的读者想与他合影,冯远征立刻跑出来,并且一下子坐到地上,邀请大家,“来吧!”于是讲座时有些拘谨的读者,立刻疯狂起来,冲到冯远征身边,与这位表演大家幸福留影。
    中国现在的表演教学处于“大哥大”时代
    今天在座的都是专业观众,我们说得深一些,比如表演。这几年我一直在发表一些谬论,比如我们现在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少,但教育为什么倒退了呢?其实就是观念。
    中国在固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但是西方早就没有体系之分了,因为要为我所用。戏剧要发展,教学、表演方式也要有发展。我在教表演的时候常举一个例子,我说中国现在的表演,尤其是教学,是处于大哥大时代。现在给你一个大哥大,换你的平板手机,你换吗?不换吧,太不方便了。现在人出门只要带个手机,基本满足所有需求。但是平板手机外观和大哥大哪个更复杂呢?大哥大,有天线、手机壳、各种按键,非常复杂,但功能单一;而平板手机只有机身、屏幕、摄像头,没了,但是功能非常强大。我们现在的表演教学就处于大哥大时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表演初期有很多练习,无实物动作练习,注意力集中练习,模仿动物练习,解放天性练习。这么多基本的练习,在一个演员训练时,一个练习可能要做半个月。你会发现把这些东西做完之后,再让他上台他不会了,因为老师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把零件组装起来,我们会做很多精美的零件,但组装不会。所以演员在上台之前,会想,我要放松,我要注意力集中,我要解放天性,结果是,我上不去了。
    表演为什么叫做表演?表是什么?表达,表现,表面,它是外在,就像我今天穿的白衬衫,我在表述,你们通过我外在的东西,你们会感受我的内心,感受我要表达的内容;演在后,演绎,是把内在的东西通过表象演化出来,演员演戏应该由内而外,把我知道的台词、剧本,人物内心的东西通过表象的东西传递给观众,观众才能读懂你要告诉的是什么。而观众看表演,是通过演员外化的,语言、形体、服装等,看到内容和内心的想法。所以观众看戏是由外而内感受内容,而演员是由内而外。
    我没打过老婆,打过妇女热线
    我们表演传递给观众,更多的是用心传递。有的演员演戏的时候,说的是台词,学会的是表象的东西,失去的是内在的表达。做演员是很难,难在如何界定演和真。
    有人说,冯远征你肯定打老婆,你不打老婆你不会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把安嘉和演成那样。我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就是作为一个演员,当你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时候,你要怎么更真实地表述给观众。除了剧本,对手演员配合,还有就是找到角色的心理的依据。我也不能随便找个男的就问:“你打老婆吗?”然后你说:“打打打,打老婆特别有意思。”这是不可能的。2001年拍那个戏时还不会像现在这么大信息量,能在网上搜出一些真实案例,那时候不能搜,怎么办,我就拨打妇女热线,我咨询打老婆的事,他们语重心长地开导我,给我讲案例,告诉我打老婆怎么不好。我通过这些才知道,原来中国有那么多家庭暴力。安嘉和是个博士,高级知识分子,我不相信高级知识分子会那样打老婆,后来通过案例我才相信,包括现在也是,大专以上学历实施暴力概率要高于普通人,因为压力太大了。后来我拍完这个戏,有段时间法制节目只要做家庭暴力,就把我请去,放那几个片段让我看。我没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完整版,因为我不愿意看,我第一次在录节目时看到片段的时候,我眼泪都要出来了,我觉得这人太狠了,梅湘南太惨了。看多了我就分析自己的表演,我觉得当时的功课做得还是对的。
    表演者怎么样去寻找人物的种子,比如演一个杀人犯,能说杀了人再去演吗?不能的。所以演员怎样诠释自己的角色,和自身素质有关。我在家最爱看法制节目,里面很多案例,我经常跟我爱人说,你看,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我们演的话绝对不是这样。下次我要是演类似角色的话,我一定按这个方式去演绎,不再按照常规。所以一个演员必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去体验这些,才能够把生活演得更加鲜活。
    别思考,用心爱,用心看戏
    劳伦斯·奥利弗演的《王子复仇记》,就是《哈姆雷特》,前段时间卷福也演了一个《哈姆雷特》,他们俩演的一样吗?那个是穿着王子的服装演的,这个是穿着衬衫演的,他们演的是《哈姆雷特》吗?是的。如果中国人这么演,你还会说是?就不是了。因为我们的观演习惯是,哈姆雷特是王子,为什么穿西服打领带呢?穿西服说着《哈姆雷特》的台词,你说这不是《哈姆雷特》,你从一开始就是批判,就永远感受不到创作者为什么如此。如果你一开始就去感受呢,感受台词感受一切,等出了剧场你再想,编导者为什么要如此创作,或者你不用想就已经明白了。
    最近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很火,很多人都看哭了,泪点很低,如果是中国电影,大家泪点还会那么低吗?很难了,因为我们会带着思想去看,所以真正把自己还原一个平和的状态,用心感受表演,你会发现你重新认识了戏剧。很多老戏迷看京剧时闭着眼睛跟着哼哼,他没有用思想看戏,他用心感受,锣鼓一响,梅兰芳还没出来呢,就开始叫好。好什么啊,还没出来呢,但是观众就是喜欢他,是用心爱,用心看戏。
    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思考,我觉得思考应该放在观后,不是放在前面。
    人物小传把人引入歧途
    现在总让演员写人物小传,我这些年不写了,我发现写完都是把自己引入歧途。我自己在家读剧本,读完就为这个人设计了无数情节,但是当我在排练厅排的时候,对戏的时候,我发现人物跟我在家闭门造车想的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对演员的错误要求就是写人物小传,这会给这个角色设置人生历程,而舞台上呈现的是即时的,排练就是寻找和修正,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写人物小传不仅没用,反而阻碍对角色的评判。所以我现在基本不鼓励年轻演员写人物小传,我说你可以写,演出结束你再写,写人物总结。比如安嘉和,我曾经拍到一段时突然明白安嘉和为什么打老婆,这个种子一直支撑我演完。之所以今天呈现得还算完美,这个种子非常重要。它不是我在一开始种下的,而是我在拍摄过程中悟到的。安嘉和为什么要打老婆?除了对梅湘南的爱以外,更重要的是恨,他不相信异性。不相信一定是从小时候来的,小时候最相信的异性是妈妈,但是当妈妈让他失望的时候,他还能爱得起来吗?我就设定了,小时候父亲不在了,我和弟弟妈妈相依为命,我觉得世界上妈妈最爱我,我也最爱她,她的心中只有我和弟弟,但是一天放学早了突然回家,看到另一个男人和妈妈在一起,内心就觉得自己的爱被夺走了,觉得妈妈说的相依为命全都破碎了,从那时起开始不相信异性。这颗种子很小,但足以支撑我完成这个角色。一个演员在寻找自己的角色时,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悟性,需要理由。
    《茶馆》我饰演松二爷,黄宗洛老师已经把松二爷演得很精彩了,他已经演出经典形象了,我除了照猫画虎去学习,还要给自己找些依据。比如松二爷是蹭着地走,我上来就蹭着走,为什么呢?符合这个人物小心翼翼的特点。此外,我还从生理上给他找了一个理由,他平足,他不能大步。第二幕演老了的时候,我十个脚趾都是蜷起来的。这是你们观众看不见的,我给人物从生理上找的一个铺垫。所以人物的形态也好走路也好,都完全是靠我脚的控制。这就是我在创作过程中的办法,不是所有东西都要体验才可以,有些东西你体验不到,怎么办?一个就是想象力,还有就是寻找,寻找能够感受到的东西。舞台上,演员如何把最好的表演传递给观众是最重要的,观众用心去感受我们的表演,之后再去思考,这才是对的。
    互动
    问题一:能分享一下您在演《哗变》时的小故事吗?
    冯远征:《哗变》的逻辑性太强,台词语言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太棒了。这种戏逻辑性非常强,稍微有一点变化都不行,我每天到了后台,都要把词从头到尾默一遍,因为怕自己错了。除了怕自己错了,还怕对手错。因为每一句是压每一句的,大段自己的台词,千万不能忘,忘词谁也救不了你。生活戏忘词可以,但是《哗变》不行。生活戏如果“吃螺丝”了,就是忘词了,你结巴一下就过去了。但是《哗变》如果“吃螺丝”了,观众听着就会非常刺耳,我们自己也会觉得非常别扭。2009年演这个戏,我上台之后是有20分钟的戏,然后是我自己8分钟的独白,我上台之后吴刚开始提问,说了没几句,他把最后一个问题给说出来了,他这个问题之后就是我8分钟的独白,所以20分钟的戏没了。本来舞台上表现的法庭很无聊了,突然间大家都一副吃惊的样子,因为20分钟的戏没了,我就在那儿说独白,就感觉吴刚已经在想辙了,这是同学之间的默契,还剩最后几句的时候,就感觉吴刚要起来说话了,本来我说完8分钟后,法官跟我说你可以下去了,结果我最后一个字刚落下的时候,他腾地一下就把刚才的问题提出来,前20分钟又重新演了一遍。好在那天的观众可能都是第一次看这部戏,我一个朋友看完还说真好真好,我说你没发现我们换词了吗?他说没听出来。其实这是舞台事故,现在听着很有意思,但是当时在台上所有人都是一身一身的汗。这说明两点,其一就是我们还算默契,其二就是如果经验不足,这20分钟就没了,就要提前结束了。所以这部戏,需要演员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没有舞台调度,只有律师和检察官才能走来走去,其他人都是坐下就说,所以难度非常大,台词难度相当高。
    问题二:冯老师,我觉得带着思想去看戏没有问题啊?为什么您说不要带着思想呢?
    冯远征:任何人都有思想,可能某句台词就刺激到你,不然你也不会为了剧情哭。但如果我们先带着思想去看戏的话,会下意识地批判,还没有看到结果就进行批判,会影响对创作者意图的理解,我说不带思想,并不是说傻看。表演没有对和错,表演只有准确不准确之分。所以表演和对人物的解释都只有准确和不准确,你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千万不要看别人都那样感受,你就也那样感受。所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你们看的是同一个人。所以我们用一个脑子对付一千或者一亿个观众时,我们对付不过来,我们只能认准心中的那个角色,最后得到大家的认同度如果高,就算是一个演得准确的演员。
    问题三:影视剧和话剧演起来有什么区别吗?
    冯远征:没有区别的地方就是二者都在塑造人物,有区别就是表演的度不同。话剧要夸张一些,如果动作不放大,观众会看不清楚,所以要化浓一点的妆。电视剧相对电影,表演幅度要大一些,因为屏幕小。而电影需要收敛,屏幕太大了,尤其特写时候,一点点表情就会放大,所以要比生活常态还要收敛。国外有门课叫做《镜头下的表演》,我觉得是瞎掰,表演时控制眉毛挑几度,这还怎么塑造人物。我觉得演员是需要悟的过程,要天然对摄影机和舞台有分别。我办过一个青年演员培训班,上表演课,演员说我到了舞台到了剧场,怎么知道如何控制表演和声音。我说非常简单,你站在舞台中间,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剧场,你就知道了。我现在的经验让我演电影、电视剧时不用看回放,我在现场直接问摄影师,什么景别?他会给我比划是在腰还是在胸等,我就会相应知道什么时候肢体动作加强,什么时候肢体不用太表演化了。所以要清楚镜头,我不看回放是因为我知道我的表演是什么度,这是一个演员对自己的一个认知。
    问题四:如果不写人物小传了,那不就失去了对人物的主见了吗?
    冯远征:人物小传会主观误导我们对人物的理解。剧本已经呈现出人物了,所有的解释和逻辑,剧本中都有。从实践中要去思考,我为什么说不要写,这些是我的经验。我24岁时演一个40多岁的人,有段台词特别好,我看出了十种意思,但是怎么演导演都说不对。后来我就去找我的班主任林连昆老师,我说我看出十种意思但是我演不出十种意思怎么办,老师让我说说看,我就说了十种意思。老师说,“你说的都挺有道理的,但是你要让我演,我也演不出十种意思,你为什么要演十种意思呢?你能看出一千种意思,难道都演出来吗?你只演核心思想就行了。”我现在不写人物小传,我写人物总结,人物所有的行为逻辑和依据,前史,剧本里都有交代,你仔细看看别人的台词别人的戏,你就知道自己怎么演了。表演有各种方法,但观众看到的只有一种。
    整理/本报记者 张嘉 实习记者 李丹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