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罗泽南称为“湘军之父”的五大理由——《湘军之父罗泽南》自序(3)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朱金泰 参加讨论
    罗泽南既是敢于冲锋陷阵的将才,又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帅才。刘蓉说:“其后国藩之平太平天国根本战略,即罗氏之议也。”湘军防守进退之策,曾国藩往往征求并重视罗泽南的意见,其中罗泽南“力争上游”的战略构想就是一个重大贡献,为湘军日后的胜利奠定了战略基础。美国学者恒慕义(A.W.Hummel)所编《清代名人传略》中的《罗泽南》认为:罗泽南“虽然是一位学者,却有经世之才,尤精于兵书战略”,他提出的“先收复武昌,然后九江,最后夺取南京”的战略是湘军对太平军作战“走向最后胜利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对于罗泽南的战略卓识,曾国藩自己也说:“罗君胜算,虏在吾目中矣。” 
    第五个关键点:中兴三大名臣全都倚重罗泽南。 
    史家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称为中兴三大名臣,殊不知无泽南则无三人之功,更无中兴之盛。 
    曾国藩对罗泽南的倚重无需多说,从训练新军几乎全盘搬用罗泽南的训练之法,到南昌被困屡屡发信求救,随之又倚重其弟子李续宾、李续宜、王錱等稳定湖北、江西局势。罗泽南战死,曾国荃募勇前往解救乃兄,吉字营也是以罗泽南与王錱旧部为骨干。郭嵩焘说:“曾文正公初募湘军,专依罗泽南、王錱。”一言可表。曾国藩制衡太平军的许多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出于罗泽南之议,曾国藩重要幕僚刘蓉上述之言即可为证。 
    胡林翼也是如此。罗泽南战死武昌时,湖北巡抚胡林翼敬献了一副挽联:“公来使我生,公去使我骇,公逝使我悲,七尺躯系天下安危,存宜尸祝,殁宜尸祝;贼至还他战,贼退还他守,贼炽还他死,一腔血酬半生知己,成亦英雄,败亦英雄。”胡林翼的一句“公来使我生,公去使我骇”,道出了罗泽南辅佐自己、撑持湖北大局的事实,也证实了胡林翼对罗泽南的无比倚重。胡林翼在湖北的发迹,自然离不开罗泽南的鼎力辅佐以及罗门众弟子的通力协助。没有罗泽南的死拼援守湖北,恐怕也没有胡林翼后来的步步高升以及中兴名臣的盛名。正因如此,胡林翼对罗泽南毕恭毕敬,优礼相加:“一见,执弟子礼甚恭,虽僚属,语必称罗山先生,事无巨细,谘而后行。”赵烈文也在《能静居日记》里对此事有记录,称胡林翼“以疆臣而为统将晚辈”。 
    罗泽南死后四年,左宗棠辞幕从戎,就是以罗泽南得意门生王錱的老湘营为骨干组建楚军,其募勇、训练、行军打仗之策全部沿用王錱旧法,刘松山、刘锦棠叔侄就是出自这支队伍,后来左宗棠又启用罗泽南弟子蒋益澧、杨昌浚等人,这些人为左宗棠屡立奇功,在收复新疆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前,左宗棠的资历和号召力远不如罗泽南。清廷御史宗稷辰呈给皇帝的奏折可以为证:“近日支持两湖,赖有一二书生,如胡林翼、罗泽南,能以练胆为士卒先。此二人者,实曾国藩有以开之……臣闻见隘陋,非能尽识天下之才,所知湖南有左宗棠,通权达变,为疆吏所倚重,若使独当一面,必不下于林翼、泽南。”这说明当时左宗棠与胡林翼、罗泽南相比,距离还很大。 
    由此观之,所谓三大中兴名臣的说法并不客观科学,此种称谓以功劳论。若以影响论,应将罗泽南名字列入,改称曾国藩、罗泽南、胡林翼、左宗棠为四大中兴名臣。 
    钱锺书之父、著名国学大师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说:“无泽南,无湘军。”可见,罗泽南作为“湘军之父”的地位不可撼动。在书中,钱基博还将罗泽南、李续宾、王錱师生三人单列成章,视为影响湖南学风的重要人物,排名仅次于汤鹏、魏源两位大学者,居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之前。 
    鄙以为,在湘军内部,罗泽南的影响仅次于曾国藩,在胡林翼、左宗棠之上。
    罗泽南与曾国藩之间的关系,不可一言以论之。大体上看,在湘军初期,曾国藩是统帅,罗泽南是精神教父。罗泽南死后,曾国藩集精神教父与统帅于一身。 
    曾国藩更大的贡献在于,他在湘军内部设采访忠义局,派文员记录、整理、撰写褒忠录等,并不断地向朝廷保奏推荐湘军有功之才,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湘人才方阵和人才储备库。而罗泽南则是这个人才方阵的领队和导师。 
    总而言之,没有罗泽南则无湘军,也就不会有后来声名显著的曾国藩;反过来,没有曾国藩,也就不会有战功卓著的罗泽南。曾国藩与罗泽南之间的关系,用“互为倚重”来定位比较准确。 
    “理学治军”是湘军的特色与个性。罗泽南以赫赫战功闻名于世,今人却很少知道他是饮誉湖湘的理学大儒。 
    《湘学略》对他不乏溢美之辞:“湖南之盛,始于湘军,湘军之将,多事罗山。大儒平乱之效,湘中讲学之风,皆自罗山而大著。” 
    至今,许多学者仍旧将罗泽南放在船山派重要理学人物的范畴里进行其思想方面的研究。与曾国藩著作寥寥不同,罗泽南一生著书甚丰,计有《西铭讲义》一卷,《太极衍义》一卷,《小学韵语》一卷,《姚江学辨》二卷,《读孟子札记》二卷,《周易本义衍言》、《皇舆要览》各若干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