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阳明学重大文献辑佚工程的历史完成——评束景南教授新著《阳明佚文辑考编年》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古籍新书报 鹿博 参加讨论
  作为中国近古时代继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影响甚巨的思想家,王阳明诗文与著作大量散失,给研究其生平与思想带来很大困难。近代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对王阳明佚诗佚文的搜辑,日本学者先行,如冢越云作《姚江拾遗》,蓬累轩编《姚江杂纂》等,其中以永富青地的辑佚成就为大;大陆学者有计文渊《王阳明法书集》、钱明《王阳明全集未刊散佚诗文汇编及考释》等成果。
    束景南教授积十余年功夫,从明清以来浩如烟海的文史材料中辑出阳明佚文佚诗六百余篇,散失语录二百余则,并充分发挥其史学考据与哲学研究等专长,对最新搜辑的文献材料进行详密的真伪考定、系年与研究,终为学人提供了一部全面系统且权威可信的新的阳明文献文本——《阳明佚辑考编年》(以下简称《编年》):首编《阳明佚文辑考编年》,以凡不见载于《王文成公全书》之诗文为佚文,并对其一一进行考定、纪事、系年、条贯梳理并按年编排;次编为《阳明散佚语录辑补》;三编《阳明佚文辨伪考录》,对四十余篇阳明伪文逐一考辨论证,给以定案。
    总的来看,《编年》在研究创新方面有三大特色:
    一、 辑佚与考证结合,辑考并重
    《编年》最鲜明的特色首先在于辑佚与考证结合,辑考并重。《编年》认为,“辑佚必当有考辨,辑佚而无考辨,真伪莫明,反贻误后人,甚或予阳明研究造成混乱”。故而采用辑考并重之法,不仅在辑佚上花大功夫,且更注重考证,对每一篇收录的阳明诗文,都给以了严谨翔实的考证,考定佚文所涉及的人物、史实、写作背景与写作年代。
    《编年》从《高坡异纂》中辑出了阳明《游海诗》三诗一文,并据相关文献,对阳明诡托投江南遁的时间、缘由及其入山遇虎逢异人等事逐一进行考证,最终还原了事件的本来面目:《编年》考明《高坡异纂》成于嘉靖十一年(1532)秋,其所叙述当引自阳明的《游海诗》与陆相《阳明先生浮海传》,陆相与王阳明关系甚密,《阳明先生浮海传》实出自阳明口述。还从湛甘泉《阳明先生墓志铭》中确考阳明“游海”一说为“佯狂避世”所作的虚构。又据从《康熙衡州府志》中发现的阳明《题吴五峰大参甘棠遗案卷》,从《万历龙游县志》、《嘉庆西安县志》中搜辑到的阳明《大中祥符禅寺》、《舍利塔》、《题兰溪圣寿教寺壁》等诗篇,揭明了阳明真正远遁的时间、路线、经历与过程,确考阳明乃是于八月中旬制造投江自沉现场,即由钱塘沿富春江、兰江南下,七日至广信(此七日之行被阳明虚构为沉江游海遇仙,驾飓风渡海等神话经历);由广信经建阳,又七日至武夷(此七日之行被阳明虚构为入山虎不食、遇异人授计等神话经历);在武夷探访九曲溪、武夷精舍、武夷冲佑观之后,感觉武夷山亦非理想之世外隐居之地,决计返归,遂于次日(九月初)离开武夷由原路归返,经建阳、广信、衢州、金华、芜湖,九月下旬抵南都见王华。来途十四五日,归途二十余日。至此,五百年来无人能解的“游海”之谜,一朝得解。
    二、“ 求真”与“辨伪”并重,考真辨伪
    考证是为求真,求真则须辨伪,考真辨伪并重也是《编年》的鲜明特色。《编年》从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辑出阳明佚篇,逐一进行了真伪考辨,剔除伪篇,去伪存真,去粗用精。
    《编年》从《性命圭旨》中辑出阳明《口诀》一诗,并对《性命圭旨》及其作者“尹真人”进行了详明考证,证明此书前余永宁、邹元标序、跋二文真实可信。继而据伍守阳《仙佛合宗语录》卷六《或问十三条》、彭辂《冲谿先生集》卷一八《尹蓬头传》、杨仪《高坡异纂》、禇人获《坚瓠集》等文献记载,进一步考明《性命圭旨》作者“尹真人”确有其人,即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年间著名道士尹从龙,字继先,临洮人,人称“尹蓬头”,弘治间尹从龙来南都朝天宫,当时著名的理学家与文士多向他问道修炼,阳明即在弘治九年(1496)向尹真人学道修炼。由此确考《性命圭旨》利集中收录的王阳明《口诀》一诗实为真篇,即是阳明早年向尹真人学习静坐修炼时所作。作者再将《王畿集》卷二《滁阳会语》中记录的阳明学静坐修的经历与《性命圭旨》贞集《炼形》里叙述的尹真人“真空炼形”法进行比照,有力证明了阳明早年向尹真人所学即是“真空炼形”之法,《口诀》以及作者从《臆见汇考》中辑出的《坐功》两篇诗作,正是阳明山中静坐修习道教真空炼形法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