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变则通,通则久”——关于“现实主义文学40年”的思考(3)

http://www.newdu.com 2018-07-06 文艺报 段崇轩 杜学文 傅 参加讨论

    人物与典型是现实主义的核心要素
    段崇轩: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一个多元化时期。有“高原”缺“高峰”,似乎成为对这一时期的一种评判和共识。个中原因自然十分复杂,但有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形象和典型形象的淡化、沉陷。一个时代的文学,没有大量鲜活、独特、感动读者的人物形象,暗示着文学出现了某种深层问题和危机。当下的社会和文学,已然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在人物观念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还存在诸多误区、困惑,严重制约,阻碍着人物和典型形象的创造。今天的文学要突破瓶颈、走出困局,就要深入地研究、探索文学和人物的关系、人物观念的变迁、怎样塑造新的人物和典型等诸多问题,重新建构人物理论,进而用理论引导创作的发展。
    杨 矗:“典型”在经典现实主义那里其本质规定是明确的,它应是指具有突出个性特征同时又能深刻反映一个时代的本质的“标准人物”、“样板人物”,或它既是单纯的又是丰富的,既是“一”又是“多”,或者说是一个“小宇宙性”的复杂又统一的“整体”。但受不同时代的“科学范型”的影响,它也必然具有不同的“历史规定”,比如在经典现实主义时代,它主要是指一种类似于原子、单子性的“实体性人物”,一般都具有自身的独立性、确定性,或曰“自主性”,即使如马恩所强调的“对环境的辩证关联”,而这种“复杂关联”也总是“确定的”、有章可循或可以“认识的”,因为它从始至终都受稳定的、必然的因果关系所制约,其“性格”即使是“发展的、变化的”,也仍然有明确的“逻辑链条”可以被“抽绎”出来。而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存在论”(其“存在”由不确定的网状境域构成)和“虚拟的互联网”时代,它就可能是一种“非实体化”的“网格纽结”;或是正在变化、构成着的具有偶然性的隐秘世界的某种代表性、症候性“符号”,如后现代文学中的“格里高尔”(卡夫卡《变形记》)、“布卢姆”(乔伊斯《尤利西斯》)等,但这些“人物”已不好再以“典型”名之了,尽管它也具有后现代的某种“典型性”,这是因为“典型概念”已被经典现实主义“占用”了,其特定的“语境色彩”和“认识论属性”又太过狭隘和强烈。这也许正是今天许多富有强烈“现实性”的文学在“人物塑造”时所面临的来自理论和观念方面的“困境”,即很难确定其笔下“人物”的“理论归属”,导致人物的“理论身份意识”比较模糊;同时也是不少文学理论、文学评论比较含糊、混乱的地方,严重者表现为:一意孤行地频频“错误套用”经典现实主义的“典型概念”于当下文学中“新的人物”而不自知。
    傅书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马恩文论的经典论述之一,“每一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但如果我们从发展逻辑上考察,经典现实主义发生于将“个人”置于一切神圣价值尺度社会变革之上的以雨果《九三年》等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之后 ,那么,“每个人都是典型”,正体现了马恩对不同于其他“个人”的“这一个”“个人”的重视,而每一个“这一个”“个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个人”,其原因又是如恩格斯所说的是社会、历史“总的合力”作用下的结果,这社会、历史的诸多要素无法作理性的说明,所以,只能用抽象的“力”来概括。如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同于他人的“个人”,造成其命运的典型环境亦有别于其他“个人”的典型环境,之所以如此,又是用既定理念所无法加以说明的。如此,形成了马恩极为推崇“莎士比亚化”而非观念化的“席勒化”,这其中,则深隐着马恩对每一个“个人”都高度重视的博大的人道、人性情怀。将之与今天中国文坛相映照,我们会发现,建立于强大的“意象造型观”传统基础上的“观念性”的“席勒化”写作,在今日中国文坛,仍然如日中天,“莎士比亚化”则尚在遥远的“他处”。各种各样的“类型化”人物仍然层出不穷,“这一个”则既稀亦少。
    杜学文:关于典型人物,我以为这是一个被长期忽视了的问题。甚至可以质疑,我们的文学是不是仍然具备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这样的话有点危言耸听,但如果我们梳理一下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还是很困难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理论引导不够,并不强调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反映出创作方面的问题——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问题。
    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作家的情怀与格局方面。就是说创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物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因而是应该具有代表性的。这种选择对作家来说是一种考验。当然事实上作家并不认为某一人物具有代表性,但实际上这一人物形象在与社会见面后却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发现他其实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的。这就是作家不自觉的选择与社会生活本质的一种暗合。这当然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仍然期待作家能够自觉地发现生活中能够代表社会本质某一方面的典型人物,并把他塑造出来。
    还有一个属于能力方面的问题是,能不能够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典型生动的细节把这些特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作家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生活,发现人物原型身上具有的个性特征。但问题是在目前流行的创作中,人物多为“概念化”的符号,而不是鲜活生动的人物。很多人是从概念出发来写人物的,不是从性格出发写人物。这样的人物确实会苍白、干瘪、乏力,缺乏温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