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华:您在1979年就率先招收了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您认为儿童文学理论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在哪些方面呢? 蒋 风:儿童文学创作人才不一定需要大学来培养,大学不可能培养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但儿童文学理论人才却必须依靠积淀比较深厚的大学来培养。因为理论人才培养的条件是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深厚的相关文化底蕴,我在浙师大设立了专业的儿童文学资料室,一共带过9届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共16名,比如吴其南、王泉根、汤锐、方卫平、章轲、邹亮、潘延、闫春来、汤素兰、韩进等,至少有十来位都已成为如今儿童文学界的佼佼者。 关于难点,2003年我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儿童文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处境尴尬》。又过去15年了,处境竟然丝毫不变,说来十分痛心。不说人事经费上的困难,更多的是行政、制度造成的困境。特别是儿童文学学科的地位问题。我在浙师大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到第八届时,毕业生有人都已是教授,浙师大还未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这形成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虽然目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儿童文学作为新兴学科的地位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周琼华:您觉得当前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还有哪些需要加强或重点关注的地方? 蒋 风:自新时期初发出“将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文学来研究”这一振奋人心的呼唤以来,至今已经过去20多个年头,许多关心儿童文学研究的学者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了许多耳目一新的见解。如刘绪源、方卫平、王泉根、王俊英等人都从文艺学的不同侧面切入儿童文学本质的某一方面。但从立足点到方法论上,都还未完全转移到儿童文学立场上,将儿童文学真正作为儿童文学的系统研究,应该还有待努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曾经在教育领域努力为儿童发声,对儿童的生存现状进行思考,如《上锁的抽屉》《今夜月儿明》《三色圆珠笔》《我要我的雕刻刀》等一大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以及相关评论。我仍被那段时期的思想、激情和良心燃烧的历史所深深感动。今天的儿童文学研究关注教育现实的热情好像减退了,批判儿童教育弊端的锋芒没有了,至少变钝了。正像有的研究者所描述的从“忧患”到“放松”、从“思考”到“感受”、从“深度”走向“平面”、从“凝重”走向“调侃”,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在这个时代多么需要《爱弥儿》《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类关注儿童生存状态的作品。当前儿童文学在研究方面的一种失语的状态,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