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成为经典:《傲慢与偏见》的两百年传播(4)

http://www.newdu.com 2018-05-23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 张素玫 参加讨论

    四、结语
    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是一个枝叶繁多、源流复杂的庞大系统,常被视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者之一的拜伦及其诗歌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曾长期以来被国内学界视为追求民主自由的革命英雄与反抗斗士。这种价值判断参与构建的形象,相当程度上源于梁启超、马君武等翻译《哀希腊》时的意识形态语境;把文学创作与翻译视为变法救亡、启蒙大众的工具,这种为时局政教服务的认知取向被许多翻译家和研究者延续。苏曼殊、胡适在力图“严谨”地把握翻译的语际交际的同时,亦倾力探索目标语言系统内部的语内交流,但是表达层面的语内转换又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源文本的内容层面。如果说苏曼殊、胡适和梁启超、马君武的译作同样诉求一种“想象的共同体”,那么这不一定是当下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共同体,而更侧重于一种东西文学审美的共同体和文学语言的共通法则。在苏曼殊、胡适等人的笔下,亡国之殇与文明之丧背后的意境情境都获得创新性的融合。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无法将百年来所有《哀希腊》翻译文本一一展开对观,但是上述分析已足以证明:目标文本经过译者由表及里的再创造,成为隶属于本土文学系统的、具有独立自治性的新创文本;文本外延系统的形式/能指的延异作用于内容/所指系统的接受,与读者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关系网络。《哀希腊》这首诗作在华土的备受瞩目,源于一代代译者对其意识形态之认同、艺术审美的钟爱等多种缘由,这些译本各有千秋、溯古还今的诗性创译实践,直接促成《哀希腊》与其作者在华语文坛与文学史的经典化。
     
    注释:
    ①《哀希腊》苏曼殊译本的译者曾一度存在争议。通过综合参考文献史料和前辈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该译本为曼殊所译之说不伪,黄侃(及章太炎)很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参与了译作的修改润饰。作为本文立足点和理论视域的语言符号学,恰是要打破作者的迷思,将文学作品置于语言的社会性交际活动、文本互动的文学场域中考量;从雅各布森的“sociolect”(在此可译作社团公语)的视角来看,此处译者存疑不会对本文研究有实质性影响,它印证了晚清民初文人团体的内部活动之鼎盛,各个作者的个人私语参与分享(文化圈内)文学语言的语码系统的规范制约,彼此相互关联,就会显现为社团公语、社会公语的面相。更确切地说,本不存在一个绝对惟一、自生原生的作者。
    ②中国旧体诗没有“哀歌”这种独立的文体形式,表达寄吊、悼亡、哀惜、追怀等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韵文如悼亡诗、哀辞等。诔是祭文的源头,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诔辞哀辞》云:“厥后韩退之之于欧阳詹,柳子厚之于吕温,则或曰诔辞,或曰哀辞,而名不同。迨宋南平、东坡诸老所作,则总谓之哀辞焉。”又曰:“大抵诔则多叙世出,故今率仿魏晋,以四言为句;哀辞则寓伤悼之情,而有长短句及楚体不同。”(吴纳撰、于北山校点,徐师曾撰、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3-54。)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祭文》有言:“按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其辞有散文,有韵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同前,154。)可见表达哀悼的文体形式复杂多样又相互交织,并不断变化发展。
    ③据柳无忌《苏曼殊与拜轮“哀希腊”诗——兼论各家中文译本》称,初载版本至今不存(柳无忌18)。本文引用版本来自施蜇存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翻译文学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135-137。
    ④据已有史料和前辈学者考证研究,基本可确定《潮音〉跋》假托作者“飞锡”为曼殊本人。
    ⑤“马拉顿”的译法,马君武亦是承袭梁启超。
    ⑥雅各布森在此使用的拉丁文“signatum”即“meaning”,雅各布森上溯至索绪尔前的符号学思想,以“signum”指涉更广泛意义的符号概念。
    ⑦参阅Groupeμ.Rhétorique générale.Paris:Larousse,1970。比利时列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的6位学者所组成的学术小组于1970年出版的《普通修辞学》,将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的思想引入修辞学,作为解释和涵括所有辞格的共同基础,从分解话语至最小意义单位入手,从语形变换(les Metaplasmes)、句法变换(les Metataxes)、义素变换(les Metasememes)和逻辑变换(les Metalogismes)四个面向探讨辞格的内在机制。
    ⑧此处音译遵照捷克语发音。
    ⑨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将没有出现第一人称说话者“我”“你”“此刻”这些词的言说(énonciation)方式称为故事(histoire),将表征第一人称发话者“我”和第二人称受话者“你”当下在场的言说系统称为“话语”(discours)。参阅Benveniste,.Les Relations De Temps Dans Le Verbe .Problèmes de Linguistíque Générale 1.Paris:Gallimard,1966.237-250。
    ⑩此处翻译有误,原作谈论的并不是希腊的都城,而是希腊的群岛。
    (11)古风诗歌未必典雅,其措辞造句可以粗拙质朴、口语化,如《去国行》;也可以典奥庄严,如《赞大海》,但总体上都是高古诗风。《哀希腊》的语体风格典奥凝重,抒情节制深沉,与马君武的直抒胸臆、胡适的一咏三叹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12)叶姆斯列夫继承并发展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的观点,认为通过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可以从其中提取出适用于所有语言的共同因素,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叶姆斯列夫把这个不同语言的共同因素称为“心智材料”,它是思维本身,是“一个无固定形状的集合、一个未经分析的实体,仅由我们选用的每一个语句的外部功能来定义”(笔者译)。不同语言的符号功能赋予表达的心智材料以形式,这些表达形式将心智材料组成表达实质,构成语言的表达层面(也是表达系统),内容层面也是同样。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内容形式虽异,却能够分享共同的心智材料。参阅Hjelmslev Louis.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Language.Trans.Francis J.Whitfield.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1。50-51。
    (13)本文所述的雅各布森意义上的语法不同于“句法”(syntax),它指涉的是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编码的文学文类所具有的独特构形和组织方式。复沓、渐重的表达形式,是修辞装置,也是诗性的话语实践。参阅Jakobson,Roman."Poetry of Grammar and Grammar of Poetry".Language in Literature.Eds.Krystyna Pomorska and Stephen Rudy.Cambridge:Belknap-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1-144。
    参考文献
    [1]Rogers,Pat.ed.The 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Todd,Janet.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RIDE AND PREJUD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52.
    [3]Faye,Deirdre Le.Jane Austen:A Family Recor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4]Austen-Leigh,James Edward.A Memoir of Jane Austen[M].London:Richard Bentley,1870.
    [5]Chapman,R.W.ed.Jane Austen:A Critical Bibliograph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6]Spacks,Patricia Meyer.ed.Pride and Prejudice,an Annotated Edition[M].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4.
    [7]Bloom,Harold.ed.Classic Critical Views:Jane Austen[M].New York:Infobase Publishing,2008.
    [8]Mazzeno,Laurence W.Jane Austen:Two Centuries of Criticism[M].Rochester,New York:Camden House,2011:15.
    [9]Johnson,Claudia L.and Clam Tuite,ed.A Companion to Jane Austen[M].Chichester: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9.
    [10]Sutherland,Kathryn.Jane Austen's Textual Liv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1]Gilson,David.ed.A Bibliography of Jane Austen[M].Winchester:St Paul's Bibliographies,1997.
    [12]叶新.吴宓和《傲慢与偏见》的教学传播[N].中华读书报,2013-07-03.
    [13]张立柱.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6).
    [14]Macdonald,Gina and Andrew F·Macdonald.Jane Austen on Scree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6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