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铁志光《味觉记忆——张家川乡土美食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中国青年网 王红相 参加讨论

 
     
    评铁志光《味觉记忆——张家川乡土美食笔记》
    文/王红相
    世上的事,大约总讲一个缘字,与铁志光老师的相遇,是文字提供的机缘。2014年的某一天,我因一时兴起,写了一篇《杨凌蘸水面》的文章,朋友看到了,觉得还不错,就建议我写关中美食系列,忽然就觉得这么一篇篇写下来,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吃喝之事,看起来是小事,却渗透着风土人情,见证着历史变迁,每一个精美小吃的背后,都有故事,或者悲欢离合,或者鸡毛蒜皮,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每一种小吃仔细地捋一遍,就是穿行于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了,这,或许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吧。
    后来,我才知道,铁志光老师,也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只是,生性疏懒的我,才写了二十多篇,而铁志光老师的天水张家川美食系列,已经写成了94篇,而且结集出版了。我真的很高兴,有这样的朋友,写了这样书,当我把铁志光老师的文章一篇篇读下来的时候,张家川如一幅画卷,气吹幽兰,裹着泥香,慢慢地展开了,我仿佛一位游客,漫步于这片充满崇高气质的古地,又如一位行者,在文化的虔诚里,享受着温暖与爱的阳光。我与铁志光老师同是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他高我一级,在学校里或许见过,却无缘相识,因了文字的契机,相遇于网络,这才有了欣赏铁志光老师美文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爱辛辣刺激,吃面捞干的,读文章也爱看华丽的词彩,漂亮的铺陈,年龄渐长,口味就淡了,盐多了,胃受不了,清汤寡水,入口似无滋味,后味却长,身体也更受活了。铁志光老师的天水张家川美食系列,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滋味。
    铁志光老师的文字,是朴实的,朴实中却另有一种魅力,紧紧地抓着人的心,像作者笔下的搅团,汤水围着面团,红白黄绿,表面上可人的眼睛, 其实里面还有东西,粉嫩嫩的,用筷子触碰一下,心都要颤了,那么柔软,本来没有食欲,都要起了食欲。朴实的文字,要细细地回味,像三月的清茶,寡淡里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一篇篇品下去,满嘴的香,顺着喉咙,滑进肠胃,冰凉的心,一下子就暖了,周身无一处不熨贴。
    铁志光老师的文字,有趣而生动,只要读一篇,就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温情,难得的是,94篇,篇篇如此,几乎要汇聚成温暖的海洋了。文字的温情,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致描述展现出来,描述中储藏着记忆,全是细节,一根粉条,一碗汤面,母亲的笑容,父亲腰带,妻子的戏谑,过往的人与事,裹挟着对生命的热爱,慢慢走出来了,平淡而鲜活,人人心中所有,笔下却无,书看完了,浓浓的乡音,烫烫的亲情,家长里短,天伦人情,却要长久地留在记忆里。
    一方水土滋养着一方人情,一方人情哺育着一方文脉,伏羲的八卦,竟然演绎得如此高古而又平实。张家川,离西安不远,很多的美食大同小异,却在铁志光老师的笔下,焕发出了完全不同的感觉,似乎是我们的亲身经历,又似乎是别人的际遇,熟悉而又陌生,这正是他文字的魔力。我不知道,铁志光老师是否写尽了天水的各种小吃,或者,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文字,把家乡的文化,把天水的风物,把张家川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是本地居民,内心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如果是外地人,则会强烈地想去体验了。
    美食,是妈妈给孩子的礼物,是妻子给丈夫的关怀,也是一个地域的味觉记忆。美食的感觉,是家的感觉,张家川的记忆,也是故乡的记忆。无论是不是张家川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做着一个相同的梦,故乡,家,就是心安的地方,而这本书,就成了一个轻轻的触碰,打开的时候,他乡的美食,却写满了自家的思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