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学界既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发掘描写与语法规律的分析解释,也重视基于语法事实的理论思考。学术活动丰富、学术思想活跃和学术成果丰硕,是这一年度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学最为显著的表现。下面仅就学术成果方面的情况做点简要介绍。 1、汉语词类包含模式 近10年来,沈家煊致力于汉语词类名动包含说的研究,2017年他有3篇论文进一步阐释了汉语的词类及语法体系问题。《汉语“大语法”包含韵律》(《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第1期)分析了语法和韵律的包含关系,指出韵律本身就是汉语一种重要的语法形态手段。《汉语有没有“主谓结构”》(《现代外语》2017年第1期)提出汉语主谓结构就是话题-说明结构,是两个指称语的并置,是汉语“用法包含语法”这个大格局所决定的。《“结构的平行性”和语法体系的构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以结构的平行性为依据,说明了对汉语而言,用“类包含”讲语法讲得更顺畅、更简洁。此外,沈先生与吴怀成合作的《古汉语“者”:自指和转指如何统一》(《中国语文》2017年第3期)通过对古汉语“者”用法的分析,指出“名动分立”导致理论上的不自洽,“者”应该定性为自指性的“提顿复指词”。 沈家煊还对“名动包含说”进一步做了哲学范畴领域的理论研究。《从语言看中西方的范畴观》(《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就是这种思考的一个结晶。沈家煊认为,中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范畴观:西方强调“甲乙分立才是两个范畴”,中国强调“甲乙包含就有两个范畴”。“分立”跟“离散”类同,但是“包含”不同于“连续”,连续范畴虽然中间是连续的,但两头还是分立的,不是包含关系。着眼于“分立”和“包含”的区别,能更好地说明中西方在语言上的差异:西方的语言(指印欧语)及对语言的研究以范畴的分立为常态,中国的语言(指汉语)及对语言的研究以范畴的包含为常态,前者视范畴“分立”为常态,是范畴的“是”观,强调逻辑理性,后者视范畴“包含”为常态,是范畴的“有”观,强调逻辑理性跟历史理性一致。 2、库藏类型学 库藏类型学的提出,使类型学理论在汉语及其方言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结合汉语的实际,类型学理论本身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与深化。在框架理论研究方面,语言库藏系统逐步完善,显赫范畴、库藏裂变等先前提出的基本概念有了更为严密精确的定义,与显赫范畴扩展直接相关的寄生范畴和寄生功能等概念也被着重推出。在实证研究方面,刘丹青发表了2篇论文:《汉语动补式和连动式的库藏裂变》(《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2期)、《汉语指代词的若干库藏类型学特征》(《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1期)。《汉语动补式和连动式的库藏裂变》从库藏类型学的库藏裂变观念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汉语的动结式和动趋式,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汉语指代词的若干库藏类型学特征》从跨方言(兼及汉语史和民族语言)的视角探讨了汉语指代词的若干库藏类型学特征。文章指出,汉语方言指示词的主要类型以指示代词兼指示形容词为一端,以只能修饰量词的基本指示词为另一端,具有量词显赫型语言的特点。因此,类型学关于指示代词和指示形容词是合还是分的分类法,对汉语方言不适用。文章论及了指示词的距离范畴、数范畴、本体范畴的方言差异,以及指示词和人称代词的相关性、人称范畴的数范畴和个别方言的格范畴等。 夏俐萍的《句法库藏裂变:从连动式到给予类双及物结构》(《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18辑)、丁健的《吴语路桥话动前无定受事的句法性质与形成动因》(《当代语言学》2017年第4期)和于秀金的《跨语言时—体—情态的范畴化、显赫性及扩张性——库藏类型学视角》(《中国语文》2017年第6期)等论文,也是将库藏类型学理论和汉语的跨范畴句法结构演变、分化研究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 3、互动语言学 近年来,互动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从过去偏重书面语材料变为开始重视使用自然口语材料。方梅的《叙事语篇的衔接与视角表达》(《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5期)和乐耀的《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话交际的基本单位》(《当代语言学》2017年第2期)、《汉语会话交际中的指称调节》(《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第1期)主要做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叙事语篇的衔接与视角表达》一文基于清末民初的叙事语篇,考察了篇章衔接成分“单说”和“但见”的用法,揭示了这类成分的元话语特征和篇章功能的浮现机制。《汉语会话交际中的指称调节》一文以汉语指称表达为切入点,将指称调节分为宽指和窄指两种类型,通过具体的自然言谈实例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指称调节在会话中的不同表现,并进一步从认识状态、指称规则和语用原则三方面讨论了指称调节背后深层的交际动因。此外,方梅和乐耀合作出版了专著《规约化与立场表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进行互动和主观性研究的,还有张伯江的《语言主观性与传统艺术主观性的同构》(《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3期)、完权的《汉语(交互)主观性表达的句法位置》(《汉语学习》2017年第3期)和饶宏泉的《话语互动中“V过”的功能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第3期)等。《语言主观性与传统艺术主观性的同构》一文认为,汉语在世界语言之林中突出显示的主观特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形式间共性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标识性概念。该文还通过汉、英、法语主观化表达的对比,分析了汉语(交互)主观性高、标记性和语境化提示强的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