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脸”字的组词显示,古义的“脸”和今义的“脸”所指范围不同。《辞源》(1998)中“脸”字的义项为:1.颊。2.通“睑”,借做眼。《汉语大字典》(2010)“脸”字有四个义项:1.两颊。《集韵·琰韵》:“脸,颊也。”《正字通·肉部》:“脸,面脸。目下颊上也。2.同“睑”。眼睑。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3.面子,情面。《水浒全传》第二十一回:“你不羞这脸。”4.整个面部。曹禺《雷雨》:“你看你的脸??尽是血,我都不认识你了”。第1和2义项属于“脸”的古义,第3和4义项属于“脸” 的今义。 更为具体而言,“双脸”通常指两颊的上半部分,靠近眼睛位置,所谓“目下颊上也”。“红脸”就是在眼角外抹上了胭脂的双颊上部;“慢脸”通“曼脸”,指描画得特别细致美丽的双颊上的眼际部分。与“脸”字对照,“腮”字用来指脸颊的下半部,靠近嘴巴的部分。“粉脸桃腮”或“杏腮桃脸”等都是形容女子白而红润的容颜。 晏殊词“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一句描写异常生动,周汝昌先生在他的《千秋一寸心》(2000:61)中评说:“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周汝昌先生认为“双脸” 即眼睛边际部分,面颊的上部,而非今人所理解的“脸蛋”,靠近嘴巴部分的面颊下部。诚然,笑意从眼角边浮现更有诗意,更好地传达出青春少女内心的喜悦。 “脸”字古时还通“睑”,借做眼。南朝的《玉台新咏》中有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中“脸下泪如雨”是指眼睛里涌出泪水如雨下。“脸波”一词同“眼波”,用以形容妇女目光清莹,流转如波。例(22)和(23)中“脸波”与“横”连用时往往指眼中的泪光。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大词典》(2015)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大词典》(2011)都将“面部”列为“脸”的第一个义项,《词源》(1998)和《汉语大字典》(2010)中“脸”字的前两个义项分别为:1.颊。2.通“睑”。后两个义项才是:3.面子。4.整个面部。由此可见,“脸”的古义与今义发生了变化。古义“脸”的范围比今义小,专指“颊”,是指女子擦胭脂的面颊上部,靠近眼际。在现代汉语中,“脸”的范围扩大了,指代整个面部。 古代汉语中“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脸”。“面”是个象形字,其起源大大早于“脸” 字。李孝定先生在《甲骨文字集释》(1965)中这样解释“面”字的象形起源:“契文从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盖面部五官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目,故面字从之也”。《词源》(1998)中记载《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面”指整个面部。《易经》中卦辞:“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疏:“小人处之,但能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而已”。“面”还指代面容。 【全文阅读】从互文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脸”字.pdf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