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状中性“单音方位词+单音动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低频语法现象,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它对全面认识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泛调查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分析,发现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在组配选择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该结构虽然形式简单,却有很强的语义包容性,单音方位词和单音动词之间可以表达多种复杂的语义关系。该结构具有指称化和属性化倾向,对特定的语体和文本内容有较强的依赖性。 【作者】张金圈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73165 【期刊】《汉语学报》 2017年第1期 【关 键 词】单音方位词 单音动词 组配 语义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自然口语中引语的结构、功能及韵律特征研究”(编号:16CYY043)的资助. 一 引言 方位词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方位词,特别是单音方位词的后附用法展开的。在这种“X+单音方位词”结构中,单音方位词大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虚化,可以表示多种抽象的语法意义,以致一些学者将它们看作虚词甚至附着语素(刘丹青2003,方经民2004,I iu 1998)。相对于这种后附虚化用法,方位词的前置实义用法(即单音方位词作定语和状语)则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少数学者举例性地简单提及(文炼1984,储泽祥1997,张谊生2000),与此有关的很多问题尚未得到全面的描写和解释。 在本文中,我们拟在广泛调查语料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单音方位词作状语的“单音方位词+单音动词”结构①(以下简称“方单+动单”结构)进行全面的描写分析,展现这一结构形式、意义和功能的复杂性,引起人们对单音方位词非后附用法的关注,进一步揭示其在语法体系中的价值。 二 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组配规律 2.1 语料来源与单音动词的分类 2.1.1 语料来源 现代汉语中的“ ![]() ![]() 通过检索,我们获得了3000余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