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物我一体的优雅诗境——《三峡书简》读后

http://www.newdu.com 2018-01-22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 陈亚丽 参加讨论


    摘要:
    王彬的散文,视野开阔,可谓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演绎自然而协调。他的语言颇具审美意味,洋溢着优雅气息,时时闪现出创新的灵光,无论是在词语运用,还是思维方式以及题材的组织上,不时给读者带来惊喜,浸润着作者的“大生命观”。在他的心目中,万物与我一体,花草树木、鸟类昆虫,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寄托了作者高洁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
    历史演绎 优雅韵味 创新灵光 物我一体
    当代散文创作,大体可以辨析出两种类型,一是所谓新锐散文,无论是在架构还是词语的运用,都喜欢来点“惊人”的元素,大多为随笔;有时可能比较抽象、概括,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在努力地向蒙恬、培根靠拢,但是有些作品往往又欠点儿火候;二是所谓传统的叙事抒情散文,它们仍然是从生活本身入手,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有感而发,坚守着散文文体的基本内核。关于这种叙事抒情散文,刘锡庆教授曾经提出这类散文在表现人、人性的深度上, 大体有五个层面, 即:“实生活”层面、“情感”层面、“性灵”层面、“心灵”层面、“生命体验”层面 。笔者冒昧提议,将五个层面合并为三个层次,即实生活层面、情感层面和性灵层面。在一篇散文中,这三个层面可同时存在,亦可只具其二。比如,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就是侧重实生活层面的散文,而情感层面亦有涉及;朱自清的《背影》是情感层面的散文,生活层面也有独到见解;冰心的《谈生命》,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属于心灵层面的散文,却是建立在生活层面基础之上的,而且在生活层面及情感层面,都表现得畅快淋漓。即便是实生活层面,也会有多种形式,比如仅以实生活为线索,书写个我的人生经验与感悟;另外还有以实生活为线索结合历史维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做文章,既关注现实,又连接历史,王彬的散文属于后者。
    一
    王彬的散文,对历史故事的演绎,自然、协调,并不给人掉书袋的味道;而且常常是古今中外,视野开阔,知识的存储是丰厚的。作者在讲述紫竹院的竹子时,自然联想到“竹林七贤” ,于是讲述了嵇康与钟会的一段著名的对话,嵇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两人虽然有大智慧,但都未能幸免于司马炎的屠刀之下。由嵇康、钟会而向秀及向秀的《思旧赋》,再由鲁迅对于《思旧赋》的疑惑与明了,作者的历史情怀自由奔涌,巧妙地寻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处,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自由驰骋。王彬散文中的这种“思古之幽情”,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比较普遍,无论是描写植物还是寻访古迹,他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撷取闪光的宝石。作者讲到舒群时,自然地讲述了他的名字的由来,叙述了1937年,舒群前往延安,林伯渠与周扬派舒群与周立波以随军记者的名义去八路军总部工作,同行者还有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之后又给朱德做过四个月的临时秘书;1941年以后又与毛泽东往来频繁等等。面对这众多重要历史人物,作者写来都轻松、自如,将历史画面的呈现清晰而立体,宛然作者亲身经历一般。作者对历史的演绎,是颇具感染力的。
    比如《蓟》讲述的虽然是北京的一种“土著”植物,但是作者却联想到“蓟”一词的出现,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武王伐纣”有关,结果就是“帝尧之后于蓟”,蓟,最初是地名,就是今天的北京所在地。作者随后又追忆了北宋沈括的《使虏图抄》以及《梦溪笔谈》 的相关内容,探寻出了北京一地之所以得名“蓟”的原因。作者在叙述历史故事时,相当自如,而且出乎读者预料的是,作者讲这样一种北京“土著”植物时,却是从巴黎讲起的,触及现实,真实、自然;回溯历史,厚重、从容,作者运用史料的本领是凸显的。作者的视野不仅仅限于中国的古代,同时还涉及西方,关于“蓟”,作者还关涉到《圣经》,“蓟”因为有刺而被列入“罪恶的植物”行列。一种土著的北京植物,居然引出了“武王伐纣”甚至《圣经》故事,作者是在古今中外的史籍当中自由徜徉。这样的作品自然吸引读者的眼球。
    王彬散文中的这种全球视野,特别值得关注,它充分体现出现代人的时代特征。这同时也是当代散文一个比较引人瞩目的特点。在抒发“思古之幽情”的同时,作者不忘展示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大地的呼吸》一文里,作者一方面叙述乾隆皇帝打猎、赋诗,一方面讲述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历》;在《佛陀的猴子》一文中,作者将中国的孙悟空与印度的哈奴曼做了对比;在《雪原茫茫》里,由中国的“磕头机”联想到美国作家欧文的《阿尔罕伯拉》;《飘散雪一样颜色花朵的芦苇》,由中国古代的《诗经•秦风》关于芦苇的诗句到英国电影《芦苇地》,再到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名言,作者的思绪是纵横的、跳跃的,穿越的、国际化的。
    二
    散文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最具美感的书面语言。诗歌需要浓郁的情愫,小说需要人物的塑造;戏剧需要情节的支撑;散文则需要对“美”的呈现,无论美感来自精神与物质。对于文化的演绎,自然应该以适度为宜。所谓“适度”,就是不卖弄,一切出于自然。王彬的《三峡书简》,不仅做到了适度,而且还能给读者众多文化的享受。比如讲到舒群关于“话本与底本的关系” ,读者最深切的体会是,王彬是他所描述对象的专家。无论是花鸟树木,还是“磕头机”,样样都细致专业。比如他对北京喜鹊的辨析:“一种是山喜鹊,一种是灰喜鹊。山喜鹊的头、颈、背、尾,皆黑,胸部与腹部白色,翅膀的边缘也是雪白的。灰喜鹊颜色发灰,翅膀和尾部的羽毛呈现蓝绿色泽,个头比山喜鹊要小一些” 简直就是对北京两种喜鹊的工笔画。再比如他对于各种树木有比较多的了解,他可以在散文中如数家珍般地一一阐释楮的经济用途(皮可做毡,树腐朽之后可以生菌等)以及“五柳”各自的特征;还有“国槐”、橡树、槲寄生以及各种杉树等等。从外形到习性到用途以至于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古今中外,作者对上述各类树木都有相当的研究。如果仅仅将这些树木的特性展示出来,还称不上是散文佳作了,王彬的散文里在介绍这些树木的习性特征的同时,还展示出这些树木所独具的美感,比如:“梧桐的树冠好像是放大的‘莲香’心形叶片,淡绿而有斑点树枝向外伸展,之后再向树干靠拢,每一层树枝都是如此,一层一层直至树梢为止,勾勒出一个优美的桃形的弧度。” 还有“国槐”、“椿树”的优美姿态。对各类树的美感展示十分抢眼。让读者在增加关于这些树的了解之外,还能感受到它的美质,这才是散文的魅力所在。文字的考究,是散文创作的前提条件。王彬在抒写历史与现实的同时,也不忘修饰自己的语言,这是一般散文大家具备的本领。在《次第花开》中作者讲到了一年四季“瓶中养花”的“秩序”,作者说:“在瓶中养花,春季应是梅花,海棠;夏季是牡丹、芍药;秋季是桂花与莲、菊;冬天是腊梅。在房中摆花的时候,要有主次之分。以梅花为主的时候,以迎春、瑞香、山茶为辅;海棠为主,以林檎、丁香为辅;石榴为主,以紫薇、大红、千叶、木槿为辅;莲花为主,以山礬、玉簪为辅;腊梅则以水仙为副。在器物的选择上,腊梅要养在高形状的器物里,水仙则要置放在低矮的池盆中。 一室之内,荀香何粉而各擅其胜。” 语言典雅、优美,给读者呈现出一副繁花似锦的美感。尤其是在作者笔下,花分主次,又有器物的选择与配合,更显得雅致非常。天然的花木,配上精巧的器物,营造出一种巧夺天工的意境。读到这样的文字,任何一位热爱生活的读者,都会感到赏心悦目。值得一提的是,《次第花开》通篇都洋溢着优雅的韵味。
    三
    王彬的散文,还时时闪现出创新的灵光。《城市味道及其他》当中的《绍兴味道》,讲到绍兴的鲁迅故居,因为真正的古迹已被“新建”所替代,所以给作者留下些许遗憾:“只有石桥下面的绿波还潋滟着历史的暗影” 这种既形象又高度概括的词语,充分展现了历史遗迹被抹去的失意情绪。“潋滟着历史的暗影”,颇具新意。作者随后又描述了徐渭故居得到保护的状况,发出这样的感叹:“春夜迷离,月迹投映在小巷的半边墙上,演绎出月色与小巷之间的美妙关系”简单的文字,将月色中的意境勾勒出来,同样给人新鲜的感觉。紧接着作者还描述了自己观赏徐渭故居之后的感受:“一座不大的小园,葱茏着一株金桂。从园里出来,我的衣襟上还沾染着金桂的幽香” “金桂飘香” ,并非什么特别的景致,但是作者写来却很巧妙,“葱茏着”、“衣襟上还沾染着金桂的幽香”,将那种美好的感觉具象化了,给人十分真切的感受。再比如“秋风宛如清澈的溪水,水杉被一点一点浸透,从翠绿转化为砖红的颜色……” 将秋风之柔以及给予其中的时光之逝两种感受融合为一,实在是“刷新”了读者的想象。这些独具创新性的描述,是王彬散文作品感染人、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比如:“冰河解冻的北方土地上,腊梅开始细细吐蕊,群山含笑而纤云如梦,百花渐次灿烂地展开笑靥了。” 其中的“群山含笑”及“百花展开笑靥”都是一种新鲜的拟人表达。
    除了语言运用上的创新之外,王彬散文还会时常闪现出思维的灵光。比如在《次第花开》中,作者描述了卧佛寺腊梅“观礼”的热闹,随后作者便突发奇想,“如果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腊梅,面对如此众多,如此疯狂的膜拜的人流,会产生怎样感受?在如此之多的“粉丝”,也就是“腊粉”的拥趸之下,腊梅们高兴还是不高兴?” 作者的这种“换位思考”的确出人意料,人们大多都只会关注腊梅受欢迎的原因,而很少有人会想到,这种人潮鼎沸的场景,对于腊梅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作者的想象新颖独特,会令读者眼前一亮。再比如:蝈蝈“吃相很斯文,一口一口慢慢咀嚼,仿佛英国的贵族在享受大餐” 这种联想,令人拍案叫绝。
    王彬的作品,有些素材本身就十分新颖,比如在《静园的名片》中说到“绍英”这个人物。绍英的家,“位于北京朝阳门内,胡同里面有新鲜胡同小学与梁实秋故居,那所小学曾经是台湾学者李敖读书的地方,没有想到,在天津的静园居然看到了与北京新鲜胡同有关的名片”,由此展开了对历史的思索。 《佛陀的猴子》讲到1923年,胡适在他的《西游记》考证里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伪造的” ,又谈到鲁迅相悖的观点,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来自本土的无支祁。……这些素材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也反映出作者知识存储的广博。再比如《蜈蚣脚上的札记》,叙述了“五十年代,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参观景山那株吊死崇祯的老槐,说应该给它颁发一吨重的勋章,因为它结束了一个朝代……” 同样是给人新颖、独到的感觉。再比如“有一天,因为下班晚了,刚刚打开阳台门,悬挂在晾衣杠上的蝈蝈笼子突然滑动起来,一点一点,缆车一样滑到我的面前。我大吃一惊,这兄弟原来有这等本事,可以带着它的小房子运动” 这种场面,不仅让作者大吃一惊,更让读者惊呼“绝活”!还有关于“本溪”的由来,来自于一个小湖的名字——杯犀,这个素材也着实让人惊诧。
    四
    王彬的作品中浸润着作者的“大生命观”。在作者心目中,万物皆有灵、万物皆生命。物我同一,生命平等,映射着老庄的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在作者笔端的自然流淌。作者在描述北京的腊梅时,联想到袁宏道关于“洗花人”的不同特征,作者说:
    清洗的时候,不可以付之“庸奴猥婢”。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品类的花配上不同品类的人,在《瓶史》里,袁宏道设想:清洗梅花的人应为肥遁山林的隐者;清洗海棠,应是有韻致的雅士;菊花“宜好古而奇者”;至于腊梅,最好是“清瘦僧”—— 一个清癯的“骨立”僧人,这当然是袁宏道呆坐寒斋里的梦幻玄思,……
    在这段文字中透露出花品与人品的相得益彰,花即人,人又即花;把花与人等同视之,作者引用了袁宏道的想法,当然作者也是有同感的。实际上花品与人品相互渗透的文字背后,隐含着作者更深层的生命观,在作者眼中,花也是需要尊重的生命体,因为不同的花都有他们各自的花品,接触、清洗不同的花的人都应该是具备一定“修养”的“雅士”,绝不能是随随便便的、思想不够纯洁的普通人,这样一种思想的浸染,就将作者高洁的境界尽显无疑了。
    同样体现作者“大生命观”的文字还有:“在我住处附近的绿地里。生长着三株水杉,……距离近些的那两株水杉,相向的树枝减缓了生长速度,另一侧的树枝则依然自由生长。又过了一段时间,两株水杉的树冠连在一起,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株大树。而另一株,树枝仿佛是用尺子精确测量过似的,围绕树干均匀有序地生长。……很快,这三株水杉的高度超过了其他树木而格外引人注目。峣峣者易折,我担心这些水杉,很快我发现附近的雪松有一株被大风吹断了头,而水杉却依旧不停地向上奋斗” 作者观察这三株水杉,何时长到多高,何时“两株水杉的树冠连在一起”,何时三株“均匀有序地生长”,作者观察之细致、之用心,令人感觉这三株水杉就像是他的孩子。作者视水杉为生命所在,关心他们、忧虑他们,担心他们会“夭折”,担心他们长得越高,越容易折断。这种“担心”、“忧虑”、体现了作者对于三株水杉这一生命个体的尽心与尽情,体现了作者对这三株水杉的生命的重视。这种大生命观的流露,是自然的、温柔的、和煦的、温暖的,同时又是不张扬的。
    《带囚笼的歌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笔端饱蘸情愫,描述了自己喂养一只蝈蝈的经历。其中有关于老北京人养护蝈蝈的常识、习俗,更有作者本人与这只蝈蝈相处的传奇经历,可谓情趣盎然,活灵活现。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情不自禁地这样描写道:“如果我是画家,我一定画一幅漫画,我那位兄弟从小房子的窗户里伸出翠绿的翅膀向我招手,兴奋地高喊:‘嗨!你好。’” 到了冬天,作者发愁是否该给蝈蝈换一个“房子”,有人建议换一个“葫芦”,但是需要主人放置胸口“暖着”,于是作者写道:“如果在上班的时候,我这蝈蝈兄弟因为温度适宜而高兴起来,突然放开歌喉——不,是翅膀,而纵声吟唱,我应该如何向领导解释?” 作者在这两段描述中都不由自主地称呼这只蝈蝈为“兄弟”,文中还有多处亦然。这也是作者大生命观的具体体现,作者视一个小昆虫为“兄弟”,更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这个小生命的“怜惜”、“呵护”,真的把这只蝈蝈当做了“家庭”的一员,为它的冷暖担忧、为它的安全“殚精竭虑”。 无论花草树木抑或昆虫,都是人类生存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特别显示出对这些植物与小昆虫的尊重,显示出作者高洁的精神境界。
    总体而言,《三峡书简》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书中收录了28篇散文,其内容包括:树木、花草、飞禽、小动物、风物、足踪,回忆故人,等等。在其中,贯彻始终的是,他对生命的执著理解与苍茫解读,是其思想光线在文字中投射出来的影像。他在《三峡书简》后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有一点我始终坚持,就是:我笔写我心,不造假,不矫揉,追求一种有难度、有品质、有趣味的文字。“ 他认为,散文不过是对生命的一种凝望,而好散文应该直抵人的内心幽曲。这即是他的倡言,也是他的实践,他的这本新作便提供了这样的实验文本,无论如何是让人高兴的事情。祝愿王彬写出更多更好的佳作!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