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类型学特有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差异的不可逾越之极限也就是语言共性之所在。”(刘丹青 2009)“语言类型研究和语言共性研究可以说是同一事情的两方面。”(沈家煊 2015)“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差别,但是差别背后又有共性。”“语言之间的差别和共性,受制于不同的因素或条件。其中有语言系统本身的因素,也有语言系统之外的因素。”(陆丙甫、金立鑫 2015) 以往对语言类型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较少涉及语音,特别是语调韵律。在语调类型研究方面,Bolinger(1978)是主张语调的普遍性观点universalist view 的代表。 已有一些学者更关注语调的类型差异,比如 Jun(2005)编辑的“韵律类型学”(Prosodic Topology:The Phonology of Intonation and Phrasing),在自主音段节律音系学(AM)的语调理论框架下(Pierrehumbert 1980; Ladd 1996),介绍了13种语言的语调和韵律结构的类型特点。Liu(2009)对比研究了英语和汉语在语调(疑问、陈述语气的焦点实现等)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 本文研究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非声调语言,但是,英语语调由重读凸显和边界调等语调成分组成(Pierrehumbet 1980;Ladd 1996),汉语语调也由重读凸显和边界调两个要素组成(Li 2015;林茂灿2012)。本研究的汉语特指普通话,语调指只由音高产生的疑问和陈述语气。我们看到英汉重读凸显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边界调的共性和差异,并指出英汉重读凸显的共性和差异共存于其音高(基频)曲线之中,其边界调的共性和差异也共存于其音高曲线之中。 我们期待同仁开展汉语与一些重要的汉语方言与北京话的对比研究,汉语与有代表性的重音语言(stress language)以及音高重音语言(pitch accent language)之间的对比研究,用丰富的数据研究语调的共性。 二、英汉语调的共性和差异 英汉语调都由重读凸显和边界调两个要素组成。我们根据《相似论》(张光鉴1992)研究英汉语调的相似性,开展了英汉语调共性和差异研究(林茂灿、李爱军 2016、2017)。下面分别介绍英汉重读凸显和边界调的共性和差异。 2.1英汉重读凸显的共性和差异共存于其音高曲线中 英语音高重音引起的感觉是音高凸显,汉语重音(窄焦点重音,下同)引起的感觉也是音高凸显;英语音高重音和汉语重音统称为重读凸显。 2.1.1 英语音高重音的音高曲线特点 英语音高重音包含核心音调和其前面的主要音调(leading tone, 引领音调)及后面的延展音调(trailing, 后续音调)等三部分,称这三部分为“音高重音域”(核心音调是不可缺少的)。英语音高重音,不论是7个还是5个,其音高曲线都像个山峰(高调和含高调的)或者山谷(低调和含低调的),峰(peak)和谷(valley)都落在核心音节上:峰有高有矮、有宽有窄,谷有深有浅;核心音调为一个音节的是窄峰,核心音调为两个或三个音节的是宽峰,叫“帽型”(hat-pattern)。(Pierrehumbet 1980;Ladd 1996;陈虎 2006;陈虎 2008;马秋武 2015)。山峰的两侧为上坡和下坡,山谷的两侧为下坡和上坡。 音高重音作用在H调上形成山峰,如图1(a) "Marianna"的L+H*,图1(b)中"lovely"的L+H*和"Bloomingdale"的L+!H*,图1(d)中"only"的H*。图中在F0音高曲线上用白色直线表示山峰(上坡后下坡),其上坡是从主要音调的起点音高到核心调的高点音高(山峰的峰顶,下同),而下坡是从核心调的高点音高到延展音调的终点音高。 音高重音作用在L调上形成山谷。如图1(c)中"that"和"Marianna"的L*和图1(d)中"millionaire"的L*+H。图中用白色直线表示山谷(下坡后上坡),其下坡是从主要音调的起点音高到核心调的低点音高(山谷的谷底,下同),其上坡是从核心调的低点音高(山谷的谷底)到延展音调的高点音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