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满语文对清代汉语音韵学影响深远(2)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为民 参加讨论

    五音分析模式与韵图构造
    汉语音韵学有关声母发音部位的术语就是所谓“五音”,即唇、舌、齿、牙、喉。满文字母亦有喉、牙、唇、齿、舌五种发音部位名称。如《圆音正考·乌扎拉文通序》就专门论及。然而,满文字母所谓的五音与传统汉语音韵学中的五音实质不同。清代学者曾利用满文字母的五音概念重新对汉语音韵学中的五音进行分析,如清代满洲镶红旗人都四德在《黄锺通韵》中对汉语五音的分析。都四德所谓的喉属是指传统所谓的见组字(牙喉音),舌属是指传统所谓的端组字(舌音),齿属是指传统所谓的知照组字(正齿),唇属是指传统所谓的帮非组字(唇音),牙属是指传统所谓的精组字(齿头)。这在清末胡垣的《古今中外音韵通例》(1888)中亦有体现。这种五音分析模式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受满语文影响的结果。
    再来看韵图的构造。宋元时期的韵图其声母的排列,除《切韵指掌图》外多是“叠屋架构”式排列,即以“等”的存在为前提,“等”的区别消失了,这种排列方式则须改为《切韵指掌图》中的直线式排列。到明清时期,韵图声母的排列方式基本是直线式了。
    文献显示,汉语韵图的排列方式虽仍以直线式为主,但在满语文的影响下,重新出现了“叠屋架构”式排列。如都四德《黄锺通韵》就将汉语的知系字放在“齿属”的轻上(开口呼)和重上(合口呼)位置,将精组细音字放在轻下(齐齿呼)和重下(撮口呼)位置,以往许多学者从汉语方言角度诠释这种排列方式,皆未能揭示其中的奥妙。实际上,这是根据满文的音变规则来构造的,因为满文字母j、c在后接元音i时发生条件音变,分别变成舌面塞擦音t揶、t揶h,于是作者就依次将精组细音字和知系字配成开齐合撮四呼。无独有偶,胡垣的《古今中外音韵通例》中也有类似的排列方式。
    传统宋元韵图列字方式以汉语音系本身特有的“等”的区别为前提,而清代韵图类似的列字方式则以当时满文标音框架为依据。若没有满文特有的音韵规则,这种类似《黄锺通韵》和《古今中外音韵通例》中的“叠屋架构”式列字方式,因不符合汉语本身的音韵结构而不会出现。就此而论,以上两书中的韵图构造原理,是满文音韵规则和汉语音韵规则的结合。韵图的作者借由满文音韵规则由韵图的结构特征来表现当时汉语语音的特点。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