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姜德明:书与人一样,彼此都老了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收藏不应是一蹴而就的投机行为,它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衡量的事业。《着迷:那些有态度的收藏家》集中讲述了崔永元、邹静之、姜德明、吴欢家族、田家英、王世襄、老舍、冯克力、米景扬、樊建川、安思远等多个领域收藏家的故事。他们不是职业收藏家,不以赚钱为目的,搞收藏,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发现历史,找寻心灵的寄托。
    喜欢读书的人,极少有不知道姜德明先生的。姜先生以收藏新文学著作版本为主。巴金曾说,现代文学藏书,除了唐弢,便是姜德明了。
    我在电话中第一次提出采访请求后,被姜先生委婉地拒绝了:“采访就算了,我收的那几本旧书不值得一提,但欢迎你到家里做客。”
    老书不敢多碰,真是又爱又愁
    一天午后,我冒着炎炎酷暑,造访了姜德明先生的“无名书斋”。姜先生1950 年从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分配至《人民日报》编辑部,长期从事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1986 年离开这个平生热爱并工作数十年的岗位,主持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工作,退休前担任社长职务。他住在人民日报大院家属楼,按响楼下的门铃,待我走上楼去,姜先生早已开门迎接。
    一进门,我便感觉如同回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安静简洁,没有华丽的地板瓷砖,灰亮的水泥地,四白落地的白墙,每一样家具似乎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客厅五组宽大厚实的书柜,一看便是二十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外观简朴,无任何修饰,但质量可靠、耐用。书柜顶天立地,上下分别是封闭式的书橱,中间五六层玻璃门书架,每一层都里三层外三层摆满了书,书架搁板却没有因为承载太多的书而变得弯曲。除此之外,家中完全看不到任何数字化时代的影子,只有一台小电视摆在角落里。
    我刚刚落座,满头银发的姜夫人便端来了两杯清茶。姜先生身材不高,温文尔雅,虽已八十多岁高龄,却依然谈吐从容,思维敏捷。尤其佩服他的记忆力,说起十二三岁时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依然历历在目,一些细节描述得分毫不差。书橱里的书,各种文集、工具书等琳琅满目,充分显示出主人的博学。但奇怪的是,并没有民国时期的旧书。还没等我问,姜先生似乎已经看出我的疑惑,他打开一组书柜的上下橱门,满满地摆放着一摞摞旧的发黄的书刊。姜先生家中,这样的书柜有十几个,分置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虽然拥挤,却井然有序。他介绍说,那些珍贵的民国版本和建国初期版本的旧书,已经发黄变脆了,一般也不拿出来,有时翻检一次,往往是落“花”满地,不敢多碰,真是又爱又愁。相守了几十年,书和人一样,都老了。
    不待我说,姜先生随意从书橱里抽出一本,钱锺书的长篇小说《围城》,1947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他爱不释手地摸索着说:“你看,这是第一版的《围城》,丁聪设计的封面。”言语中充满了感情。这本《围城》伴随姜先生近七十年,虽然纸已经发黄,但封面依然整洁,色彩浓艳,讲到当初在天津购买时的情景,恍如隔世。
    “我掠夺了我家所有人一切娱乐的机会。”
    姜德明先生爱书,从上学时就开始了。天津天祥商场二楼的旧书摊,留下他无数难忘的少年记忆。“当年我在天津读中学的时候,宁愿整个下午旷课,也要泡在天祥商场的旧书摊前。那个商场的一楼是花花绿绿的老爷太太们的世界,一上二楼却非常冷清、灰暗,转一个大圈儿全是旧书摊。旧时代的天津真是一个畸形的城市,就在这灯红酒绿的繁华天地中,却存在这么一小片少人问津的文化绿洲……”那里成了姜先生魂牵梦绕的去处。另外,旧城北门西的旧书摊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身上也没什么钱,就跟家里说学校要交书本费,骗些零花钱,见到便宜的书就会买一些。那本《围城》就是我在当时买的。”
    那时姜先生并没有专门收藏什么书,看见鲁迅、巴金、老舍等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名字,格外兴奋,觉得与他们的距离一下亲近了许多。“课本上只有一两篇文章,在书摊上一看原来他们有这么多作品,对他们比较有兴趣。我的不少知识和新文学藏本都得自那儿。我对它至今留有一种怀恋之情。”那时的阅读和购买没有章法,姜先生说起他少年时代的一件趣事:有一次在书店,“见到一位风度典雅的少女买了一本屠格涅夫的《春潮》”,自己便“莫名其妙”地也跟着买了一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