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拂却凡尘的耳目之愉,是为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中国青年网 牧兰城 参加讨论

 
    作者:蒋勋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
    《品味四讲》《生活十讲》全新修订版。
    蒋勋经典代表作,荣获台湾金钟奖,以文学之心,省思当下社会。
     
    
    
    我时常想,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在衣食住行方面似乎从来没有经历过特别紧张窘迫的状况。即便没有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完全满足,也不至于对它处处生厌。然而,如果将这四样东西上升到美学的角度,我却发现,我们要走的路还要很远很远。
    我是一个对生活条件要求并不高的人,如果按奢华、精致、唯美、舒适、简约、朴素来分级的话,我可能觉得简约或舒适就已经算是理想状态。尤其是作为一介北漂,倘若能租到一处设施完备的房子,四邻不吵,上班骑共享单车或搭地铁约半小时左右的路程,周边有必要的商场、餐厅、超市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得闲小旅行、看看书,烹煮一顿美食,偶尔去看一场电影、画展或话剧,享受一下周末时光,就已经谢天谢地满足到不能自已了。可是要说生活的美学,我却从来没有思量过。
    我时常想,美学应该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阳春白雪,是远远飘在市井之外的优雅之谈。而它,与我这个向来并不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似乎毫无瓜葛。但蒋勋的《品味四讲》却恰恰颠覆了我的认知。
    他说:“美,或许不在剧院,不在音乐厅,不在画廊;美,就在我们生活中。”
    他还说:“我觉得如果给自己一个窗口,其实是给自己一个悠闲的可能,有一个空间你可以眺望,你可以在那边看着日出日落,看着潮水的上涨与退去,你会感觉到生命与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对话。我觉得生活美学的重点是,你甚至不一定要离开家,不一定每天去赶音乐会、赶画廊的展览、赶艺术表演。我很大胆地说一句话:‘艺术并不等于美。’”
    原来,生活的美学并不仅仅高悬于艺术的殿堂,它也存在于寻常巷陌,存在于我们日常的一朝一夕、一粥一饭之间。
    我们常常慨叹,这个世界给我们的压力太大了。就连我们整天浏览的那些微信公号的推文,也总在像魔鬼一样催促着我们奋勇向前,什么“玩命工作,就是年轻时最好的生活”“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你月薪五万,一定过得很可怜吧?”那些打了鸡血的文章,像个监工一样怒目盯着你,为你某一刻的懒惰感到耻辱。于是我们成了时代机器上的零件,需要一刻不停地奔忙,去完成一环接一环的任务,去成为别人眼中那个“你应该”成为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