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自传出版(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译林出版社 参加讨论

    【文摘】
    第六章 基本解决的问题
    我在白宫任职期间面临的很多问题,继任者都没有接手打理,有一些是我可以解决的长期问题,也有一些是临时性问题。大家都警告我不要在一上任便承担太多项目,但我几乎不可能把我认为有必要做的事向后拖延。
    英国峰会
    我们出公差时也有许多愉快的回忆。为了准备我和其他六位领导人在伦敦的第一次峰会,我研究了五大本有关政治和经济问题的重点提要手册。由于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的领导人都担任过财政部长,所以我还特意关注了进行财政商讨的方法。应英国首相詹姆斯?卡拉汉的邀请,我提前几天到达伦敦,计划走访拉恩,那是我最喜爱的诗人狄兰?托马斯在威尔士的家。但是詹姆斯则恳请我去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乔治?华盛顿的祖籍在此,在我到达后的第二天,这里还进行了一场关键性的选举。我受到了热情接待,并在大约三万人面前进行了演讲。(工党只在英国少数几个地方占上风,这里便是其中之一。)我种下了一棵杨树,那是培育自华盛顿种在弗农山庄的杨树的树苗,但是我能看出来,它已经在空军一号的冷冻箱里冻死了。(后来,罗莎琳的兄弟把它换成了一株活的树苗。)七国集团的领导人到齐后,我已对英国许多国内问题了如指掌,也得到了新闻媒体的良好宣传。其后,在参加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峰会时,我也都会提早抵达。
    那个周日,我们到詹姆斯国王钦定版《圣经》的发源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去做礼拜,还去了诗人角。我问狄兰?托马斯供奉在哪里,大主教回答说他品行不端,不能在这里供奉。我们探讨了拜伦勋爵、爱德加?爱伦?坡等诗人的性格特征,这被我们的随行记者进行了广泛报道。后来狄兰的遗孀凯特琳还特别写信感谢了我。吉姆?卡拉汉警告我,在狄兰?托马斯的问题上,任何政治手段都会事与愿违,但我还是在回到华盛顿后给大主教及其委员会写信赞美了狄兰?托马斯的伟大作品。在我执政的最后一周,狄兰?托马斯也被供奉进了教堂,我还给播放典礼的英国广播公司留言。拉恩市民后来送给我一份供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狄兰?托马斯石碑的复制品,放在了我的总统图书馆。
    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和我有些不快。我在1973年和他见过面,那时我还是州长,他还是德国财长。当时,我想在佐治亚州成立一家大众汽车的制造厂,也想在德国波恩成立一家贸易公司。我们聊得很尽兴,因为他很想听听我对水门事件听证会的看法。但近来,他批判了我当总统后实行的一些政策,很明显,他觉得我坚持苏联的人权问题是很天真的行为,只会达到相反的结果。我想让他停止为巴西提供钚加工设备和技术,像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那样着手解决世界性经济衰退问题,刺激德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在6月的峰会前把这些问题解决,我和德国外长见了面。虽然我们的会谈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在我的任期内,我和施密特总理之间的摩擦接二连三,包括核武器在欧洲的规模和构成问题、美国的经济刺激程度问题,以及我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强烈反应。总之,我在1980年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虽然对于德国来说,他是个好的领袖,但他着实是个奇怪的人。恐怕他对我有意见。私下里,他总是在新闻媒体和其他人面前批评美国,批评我们的决心、公正、承诺和真诚。他对我、布热津斯基、万斯、马斯基等人都进行了抨击。”
    七国集团(现已扩展为二十国集团)的峰会精彩而富有成果。在会议议程的诸多事项中,最费时费力的两项是人权问题和核不扩散问题,在这两个事项中,其他国家批评美国和加拿大太过强势。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强烈希望与我进行双边会谈,与美加两国结成联盟,这令我印象深刻。我还与英国皇室共同出席了一场华丽的宴会,这次愉快的经历却在一两年后给我带来伤害。宴会上,我和伊丽莎白女王坐在一起聊得很开心,有严肃的话题,也有私人问题。她向我抱怨说,她要在每年的各种场合穿七套不同的服装,由于她体重见长,要把自己套进那些衣服里特别费力。我们都觉得,虽然厘米是个很好的测量单位,但腰围还是用英寸来算比较好。晚饭后,伊丽莎白王太后接见了我,我们谈论了投身公共事务对我们家庭的影响。后来,互道晚安之时,我轻轻亲吻了她的脸颊,她也对我的来访表示感谢。过了两年多,英国报纸对这件事进行了大肆曲解,说我当时的行为太过亲密,让王太后很是尴尬。这些报道让我很苦恼,但发生过的事情我也无法改变,而且我并不为我的行为感到后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