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沪剧经典代代传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娜 参加讨论

    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处女作《雷雨》,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戏剧真正成熟的标志。自1934年剧本发表后,《雷雨》频频被改编成各类剧种。1938年,申曲艺人施春轩以幕表戏的形式演出过《雷雨》,从此,在以“西装旗袍戏”闻名的沪剧舞台上,《雷雨》的改编演出就没有停止过。沪剧名家丁是娥、解洪元、王盘声、杨飞飞、石筱英、邵滨孙、袁滨忠等都曾成功演绎该剧,为今天沪剧《雷雨》的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日,沪剧《雷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与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再度上演,这是7年来该剧第3次亮相京城舞台,四代演员同台飙戏的场面,向观众呈现了经典传承的艺术魅力。
    尊重原著,强调沪剧特色
    在“尊重原著、忠于原作”的基础上,沪剧《雷雨》以周家、鲁家两个家庭、8个人物、30年的恩怨为主线,演绎了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繁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侍萍,单纯地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鲁贵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曹禺在自序中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他所觉得的大地间的“残忍”,他是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的人物争执与现实主义。为了凸显人性、人情和人文精神,2013年上海沪剧院重新修改排演《雷雨》时,着眼于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观众,强化了戏剧性与音乐性、抒情性与思想性、可看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剧中完整保留了1959年版中“盘凤”“花园会”“吃药”“撕支票”和“四凤独叹”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唱段。在第5场的高潮,当真相大白,悲剧命运不可避免地发生时,特别安排了沪剧舞台上很少见的五重唱。这段极具音乐性的演唱为该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强化了戏剧冲突。结尾时那风雨交加的雷电更是惊心动魄,将整个戏推向了高潮,剧中人物无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将人类生命里所交织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展现在观众面前,引发当代人新的思索与回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