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做这个“文脉”里真实的一部分——访“文学苏军新方阵”代表作家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艺报 行超 参加讨论

    很多的“我”组成了历史和文脉
    记 者:江苏是中国当代文学大省,江苏文学传统对您的写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前辈作家相比,你认为自己或者同代的江苏作家有什么不同?
    朱文颖:在江苏,一代一代的作家,以他们丰沛的才华为中国文坛贡献着进入文学史的作家、作品和独特的人文精神。我以他们为骄傲。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这个地方千百年的血脉,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部分。传承和危机都是外在赋予的概念。做好自己,我就只是这个“文脉”里的真实的一部分,很多很多的我组成了真正真实的历史和文脉。
    王一梅:江苏是文学大省,一部部作品像星空中璀璨的星星,江苏作家的作品有的纯美,有的深思,阅读他们的作品看得见生活的细节、艺术的美感。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文学的安静、纯美和孕育其中的力量。我认为这也是我写作所追求的。江苏作家大多写小说,而我写童话,更多地陶醉于幻想故事,在写幻想故事的时候,我的呼吸是顺畅的,阳光和煦,策马扬鞭,任意驰骋。
    韩青辰:小时候,父亲把《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锁在一个漂亮的柜子里,不许我们当玩具。江苏文学的渊源始终涌动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中,充满着对待文学普遍的和日常的敬与亲。在江苏写作,就像一株小苗被栽进原始大森林。你只有老老实实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周围根深叶茂的千古奇树与参天大树覆盖过来的静谧之气象、花果馥郁之馨香,让人既身心安宁——因为你生长在地肥水美的佳境,又永远也不会心高气傲以至于忘形。前辈与后辈同根同源,在艺术上追求卓越的精神毫无二致,只是时代不同,浮云万千,风力、水系、土质也有所改变,也许扎根与生长都需要更大的力量。
    李凤群:当代江苏文学人才辈出,前辈大师云集,既有硬朗宏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也有细腻委婉的带有浪漫色调的地域抒情传统,思想艺术格局是很完备的。这两方面都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在我最初写作阶段,是以长篇为主的,其实到现在也是。那时候我发现,江苏的中短篇小说在全国是一流的,但是整体上长篇小说似乎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影响。后来,我写出了《大江边》,同行师友给予了肯定,我似乎找到了在上述两种传统之间的那条河,于是“江心洲”成了我的盘踞点和出发的开阔地,在我以前写成长小说的基础上,我完成了长篇小说《颤抖》,试图解决在《大江边》的人物之后的人生离散和精神救赎。之后我又探入了江心洲的前事之中,几乎是完全沉入的写作状态,完成了《大风》。《大风》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艰辛探索,它包含着我现在及之前思考、阅读、创作的心得。
    黄孝阳:江苏文学传统早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就像唐诗宋词,它对我的影响好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前辈作家相比,我可能更在意智识与技术,因为这是正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现实,我不可能不被这团火点燃——人的存在正在发生着一种极深刻的变化,这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事。关于人的本质及意义,都可能被科技的力量重新书写。我们讲价值观与方法论,今天许多价值观方面的事,是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的。如果暂时解决不了,那就再创造出一项更强有力的技术。
    育 邦:我以为对于我有影响的江苏文学传统是经由时光沉淀下来的经典之作,像《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正如卡尔维诺所言,这些作品是“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这种影响也是持续不断的。谈到与另外作家的不同之处,我个人认为每个作家之间必然是不同的,巨大的差异才产生一个个鲜活的写作个体。我写作小说、诗歌和随笔,在文艺领域里有着多重身份的转换。我的写作既追求简单,又追求复杂;既追求古典,又追求现代。
    曹 寇:文学大省这一说法基于在这几十年里江苏确实涌现了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而且这种影响并非集体和单一的,而是多元和立体的。在江苏,当代中国文学各个方向的作家都有,“大”就大在多样性和开放性。如果说江苏之于我存在某种意义,那就是多样性和开放性。它让我没有必要使用已有的、有效的、公认的写作实践来成全和保护我的个人写作,它甚至鼓励我跳出既有的“江苏模式”。我不知道自己与其他同代江苏作家有何不同,我只知道求同存异、自我表达是我写作的基本伦理。
    张羊羊:江苏优秀的小说家居多,我不写小说,近年来小说读得也少。特别喜欢的是苏童,他的短篇《茨菰》我可能读过不下10遍。他的语言充满灵性,有我可以捕捉到的南方元素。同年龄的曹寇小说也写得很干净,总有只手抓住我让我读下去。汪曾祺我读得比较晚,主要是他的散文,一读到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老头儿,我觉得我和这位文学前辈气息相投。至于我和其他江苏作家有什么不同,我还真不知道,文字遇到哪个人就会长成哪个人的样子吧。就像我和同龄者可能叙述的年代大致相同,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家事和心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