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瑰宝《四库全书》(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袁新雨 参加讨论

    
    5
    戴震因修书有功被赐“进士”
    《四库全书总目》在“凡例”中写明,戏曲、小说不能入选《四库全书》。“当时的馆臣们都认为这些文艺作品并不入流。”踪凡解释。《四库全书》在经史子集之内进行的分类更是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学术观念。对此,踪凡做了详细的介绍:
    “陆羽的《茶经》在《四库全书》中录入了子部的谱录类,按照现在的观念来看,把它录入农家类也是可以的,这就是文化观念的一种体现。又如,《楚辞》可以放在集部的别集类里,但是因为《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山鼻祖的意义,馆臣为《楚辞》单开一类,放在集部之首。这就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楚辞》艺术造诣的重视与肯定。另外,同样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孟子》和《荀子》,《孟子》很早入经部,但是《荀子》没有,所以《荀子》就只能入子部儒家类。荀子的学生李斯、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荀子》也并没有归入法家类。经部中有乐类,集部中有词曲类,但是这二者也是不同的,经部中的乐是祭祀用的高雅音乐,是黄钟大吕之音,而子部、集部中的乐则更类似现在的普通音乐。所以,《四库全书》有特定的分类标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
    陈晓华介绍,乾隆非常重视四库修书,自始至终一直关注,对修书有功之人给予了奖励。例如之前有过的大臣可因修书之功重新得到重用;当时屡试不第的大学者戴震因避仇人而入京,却由此结识纪昀等人,并被推荐进入四库馆,之后因其在学问上的精深,修书有功,被赐予同进士出身,获得了官方认可的“文凭”。其他士子也可以凭借自己的一手好字而得到一份誊抄的工作,四库馆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这其中不乏来京的各地士子,其中表现出色的人可以不用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参加顺天府乡试。“就像‘异地高考’。”踪凡打趣说道。
    6
    多家单位合力
    为《四库全书》“申遗”
    由于馆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对一些违碍清政府的前代典籍进行了篡改,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四库本不是一个可靠的版本,所以除了电子检索方便外,一般不愿意使用。“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得出的书,基本上,或者说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古籍面目,功劳极大,可以使用。”踪凡这样说。
    踪凡介绍,《四库全书》在当代有两次较大的续补:第一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季羡林先生领衔,对《四库全书》的存目书进行搜集,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这套丛书1200册,季羡林总编纂,刘俊文、张忱石、孙言诚副总编纂,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收录散藏于国内外116所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少数私人藏书手中的四库存目书4508种,有三成以上为孤本或稀见本。
    第二次始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顾廷龙、傅璇琮领衔,对《四库全书》进行大规模的续补工作。《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至2002年影印。
    《续修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包括《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而确有学术价值者;《四库全书》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者;《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者;《四库全书》未及收入的乾隆嘉庆以来著述之重要者;《四库全书》所不收的戏曲、小说,取其有重要文学价值者;新从域外访回之汉籍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者以及新出土的简帛类古籍而卷帙成编者……比如经部收有《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等。时至今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全书图鉴》等大型四库丛书相继出版,为四库研究者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
    《四库全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2015年10月,陈晓华教授首倡《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2017年6月,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以及12月2日的《四库全书》申遗座谈会,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这项工作在首师大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的努力下得到了四库七阁的积极响应,几家单位将共同进行申遗工作。陈晓华还为有兴趣了解《四库全书》及四库之学的古典文化爱好者推荐了一些读物,有《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四库全书答问》、《“四库总目学”史研究》、《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