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历时二十年编撰完成 《四库全书》之“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因《四库全书》之中四部之书都有,并且基本囊括了当时的所有典籍故而称为“全书”。每部收录其中的书都由编纂之人撰写提要,并由总纂官纪昀将这些提要汇总、编写,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总目》凝结了纪昀一生的心血。”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古典文献学专家踪凡这样评价。而对于四部分类法,陈晓华强调:“四库,是中国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的载体。” 关于修书的背景,陈晓华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乾隆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经济高度繁荣,有清一代的国力在此时达到了顶峰,创下了被后世赞誉的“乾隆盛世”。由此,乾隆朝有能力也有意要组织大批人力物力对政治经济的强盛做出进一步的烘托,以期反映盛世的宏大,以期探讨更高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策略。当时的文化情况是:书坊兴盛,公私藏书繁富,但藏书现状令人担忧,有识之士(四库馆臣周永年等)继明代曹学佺再倡儒藏说,主张仿照佛教、道教贮藏经典的办法,把图书集中起来,分别藏在学宫、学院、名山古刹等妥善的地方,供学者应用,防止遭到意外的破坏。不仅如此,此时文化的发展也要求对文化做出总结。缔造了“乾隆盛世”的弘历,亦想在文化建设上超越乃祖乃父。同时我国古代学术发展到清代时臻至鼎盛,进入了总结期。当时,辑佚活动大规模展开,大型丛书大量编纂,公私藏书非常丰富。文化形式迫切需要对国家藏书及社会藏书做一次全面的清理,编纂一部反映当时藏书盛况和总结文化学术发展的大型目录书。这项任务过于庞大,只能是政府出面才能完成。 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成熟,以及如何对外来文化做出交代总结,编撰总结性大型图书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形势趋于成熟,于是,有了乾隆帝“朕几余懋学,典册时披,念当文治修明之会,而古今载籍未能搜罗大备,其何以裨艺林而光策府”的感叹。乾隆下旨采集遗书,汇送京师,以彰文化之盛。一场规模浩大的大型图书编纂工作从此揭开了序幕。 乾隆帝于1773年下令成立《永乐大典》辑佚处,派军机大臣为总裁官,与《古今图书集成》(康熙皇帝所集)互为校核,择取缮写,各自为书。并将每部书的大意总结出来,写在书前,呈上裁定。将这些书汇总起来,名为《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编撰即由此开始。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2月成立“办理四库全书处”(后来改称“四库全书馆”),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12月第一套《四库全书》(即文渊阁《四库全书》)誊写完毕,历时9年。后来又誊写了6套,至嘉庆初年才结束,实际上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 陈晓华和踪凡为记者介绍了《四库全书》的基本馆藏情况:7套《四库全书》分别是文渊阁《四库全书》,原藏于紫禁城内,共36078册、6144函,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源阁本原藏于圆明园内,英法联军1860年劫掠圆明园,一并毁于大火;文津阁本,藏于承德避暑山庄内,1915年运至北京,现藏国家图书馆。它共3503种,36304册,分装6144函;文溯阁本,原藏于盛京(今沈阳)故宫,1966年移藏甘肃省图书馆,共35990册,6191函,辑书3590种。这四阁称为“北四阁”,因均建于宫禁之中,又称“内廷四阁”。 与此相对应的是“江浙三阁”(南三阁)本:文宗阁本原藏于江苏镇江金山寺,有36340册、6197函,但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毁于战火;文汇阁本原藏于江都县(今扬州市)的大观堂,同样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毁于战火;文澜阁本原有35990册、6191函,藏于杭州西湖行宫。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入杭州,散失不少,后由民间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全力搜集散失并抄补佚缺,现存于浙江省图书馆。另外,乾隆皇帝命人誊抄了副本,存入翰林院,但这套副本经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两次劫掠、焚烧,最终散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