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重申主体性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史诗是对特定“文学”的内涵与外延的刷新,但既然是文学,它终究意味着不同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技术理性与量化思维,而是以审美的方式突出人文涵养和中和位育的情感与伦理层面,其核心点在于塑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因为人才是时代与社会的载体。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扬弃古典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提出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点,区别于神话原型人物、类型箭垛人物和个性人物,典型人物强调通过鲜明、独特、丰满的性格特征,深刻地体现某类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渗透着作家积极审美理想的人物形象,它既是多样性的,也是流动性的。个别与一般在这里重合,形与神在这里统一,意与象在这里聚首,情与理在这里交融。辩证地看,典型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而这个总特征又是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的。典型人物的艺术魅力体现为它的吸引力、新颖性、独创性,诚挚可信,蕴藉多义,有着丰富的阐释空间。一般而言,典型人物主要是围绕现实主义再现性文学而产生的文学形象,而在注重表现或象征的现代主义式作品中则似乎已经失效,但其意义并没有过时。 在面对新时代的新现实、新语境和新征程中,对于“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把握与个别的具体社会环境的刻绘,仍然是新史诗的基本要求。我们时代中坚的写作者们在语言、修辞、结构、隐喻、象征等技术层面上已臻于娴熟,这其中既有来自于古典文学的滋养,也有现代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学的浸润,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学交流互动的结果。但是作为语言的艺术,技术上的创造只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和底线,如果要想使得作品形成美学意义上的跃进,它显然还需要在对于世界的认知上有所突破,也就是说它必须要体现出一种精神维度上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是图解观念的抽象显现,而是通过情节组成或形式结构本身表述出来,在技法和形式中蕴含作家个人的观察、体悟与见识,它体现在词语、句子、叙述节奏、情节编撰等诸多方面,是创作者对于经验世界的赋形自觉。从而形成新人的典型形象,在形象中透视出时代的内涵与精神、未来的走向与趋势。 毋庸讳言,我们尚没有出现堪称“高峰”的经典性作品,尤其体现在对于未来的想象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略有不足,在有着“史诗”企图的作品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孱弱的人物和缺乏主体性的灵魂在宏观历史进程中的随波逐流,缺少积极进取的刚健有为和对抗命运的雄强力量,人物往往是趴着的,更遑论从中能照见社会的总体情势。这根源于叙述者自身统摄能力薄弱、总体视野缺席和理想主义的退隐。在“碎片化”的时代找到整全性的讲述方式,塑造出新的形象,这才是从不可能中生发可能的文学的使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之所以称之为“新文学”,正是在于它强调理想性质,这种理想性质立足于当下,指向于未来,而现在就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存在,它不仅要如实描摹当下的多重现实,更要在现实的幽微之处,显现出理想的光芒。所以,新人物形象可能产生于日常生活的鸡零狗碎、蝇营狗苟之中,却必然要超越于此;它也许身处幽暗人性勾心斗角的环境之中,但一定要有批判的立场。就此而言,有待加强的是作家的思想穿透力、精神涵盖力和想象未来的信念,具体表现为找到我们时代赋形现实的方式,在总体性意义上讲述生活与情感,塑造出我们时代立得住的人的形象。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并重,文学才会在参差多样的生态里中和位育、繁荣并生。也即是说,在技巧素养之外,只有拥有自觉的认知、真诚的情感、高尚的旨趣、雅正的趣味、宽阔的胸襟和强健的精神,才有可能探明社会的真谛,洞察复杂的心灵,描摹时代的精神,回首过往的功过,展望更好的前景,进而创造出无愧于己、有益于人的伟大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