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余德庄评《开埠》:历史认知和艺术把握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文学报 余德庄 参加讨论


    
    小说创作的要旨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被中外主流作家视为小说艺术的不二法则,是由小说艺术的根本属性所决定的,也是判断一部小说成功与否,高下如何的主要标志,历史小说自不例外。
    时下历史小说的创作方兴未艾,一个较普遍的说法,是认为其题材相对“超脱”,可以“任性”地表达,通过戏说或猎奇之类来吸引读者眼球。但创作态度严肃的历史小说作家对此是持保留态度的。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即一些历史小说作家的创作态度并非不严肃,但在创作中却缺乏对历史的真知灼见,满足于在既定结论下对某段历史进行人云亦云的“画卷”展示。我认为,凡此种种,皆不是历史小说创作的正道,因而难成正果。历史小说固然离不开驰骋想象,展示“画卷”,但它的真正使命,却在于营构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环境,并从中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文学人物,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一个高度典型化的历史文学人物,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某种人格象征和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信手拈来的文化符号。这种大成功,乃是有志于此的作家们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
    值得庆幸的是,王雨从一开始就自觉地远离了前面所提及的那种戏说或者拾人牙慧的创作路数,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却能通向真正成功的创作路子,使我们有幸看到这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重庆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开埠》。
    历史小说的题材选择,无疑是其举足轻重的第一要务。这里面有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即对于题材的洞悉和认知,它考验着作者的胆识和文史功力。我认为,王雨创作《开埠》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下的一着保险棋,而实实在在是下了一着涉险棋,但他最后却履险如夷,把它下成了一着令人信服的好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开埠》在书末借用“重庆名人馆”中有关首航川江抵达重庆的英商立德乐的入档辞条中的内容:“1891年2月,中英两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埠……从此,包括国外商船与炮舰的机动船接踵而至,重庆近代化历程开始。”正是这个实事求是的认知,决定了《开埠》的基调。
    毫无疑问,《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和《烟台条约》本身一样,都是不平等条约,因为条约的一方是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而且确有殖民和掠夺他国的斑斑劣迹的帝国主义国家,另一方则是处于数千年封建社会末端的衰败中国。强弱悬殊且来者不善,安能坐享平等?列强叩开中国大门之后,把中国变成其大规模工业产品的倾销地,对中国原本就孱弱不堪的封建经济和尚处于初萌状态的民族工商业造成巨大威胁,随同洋货一块进来的洋习洋俗,也给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带来强烈冲击。作为朝廷命官的夔关监督宁承忠,对此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感受。
    正是置身于这种历史关口和官场夹缝中的特殊处境,使宁承忠,这个既敢于对不法洋人亮剑,又不得不听从上命忍辱负重;既看重名节洁身自好,又不得不周旋于贪官污吏三教九流之间;既向往仕途,又眷恋亲情;既不舍旧物,又暗赏新风的充满矛盾的人物作为本书的主人公脱颖而出,成为令人信服的“这一个”,也成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象征。
    任何艺术创作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文学创作更是如此,但就小说而言,这种倾向应有机地融入作品,不能勉强地外加于人物身上。在这个分寸的把握上,《开埠》也做得十分精心,到位。作者无疑对宁承忠抱有深刻的同情甚至有所偏爱,但作品的前半部甚至大半部,在行笔上基本都是隐而不露,把其作为一个处境尴尬的人物来状写的。但作者显然不愿让其成为那个气数已尽的末代王朝的殉葬品和已属腐败透顶的官场的牺牲品,到底应当如何让其最后能“得其所哉”,作者显然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作品最后没有为其选择那种愤而隐世或杀身成仁之类的悲怆壮烈的结局,而是做出了一个更符合本书内容和人物性格逻辑的选择,即挂冠而去却不脱离尘世,最后成为一个得以善终的时代老人。
    对于宁承忠这个处于全书核心的头号人物的成功把握和定位,《开埠》中林林总总的众多历史人物可谓满盘皆活,而对于各色各样的中外人物,大多也都把握精当,成为背景不同,处境各异,个性鲜明,决无混淆之虞的大大小小的“这一个”。在川江码头、重庆市井、烟台海湾、上海洋场直至紫禁皇城等等为背景的历史舞台上,他笔下的人物各自生动传神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共同形成了《开埠》中多姿多彩的小说人物群落。重庆开埠,这一开启了中国内陆近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就在这些众声的喧嚣闹嚷中,鲜活而令人信服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比之王雨以前的《水龙》《填四川》等亦属影响不俗的长篇历史小说,《开埠》无疑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堪称佳构。不过纵观全书,似乎也有些许可资商榷改进之处,倘若对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感情煎熬写得更深入一些,将某些可以更加出彩的情节展开得充分一些,将全书的倒叙穿插安排得更合理一些,或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意见未必尽属妥当,当然更不影响作品在方方面面所取得的不俗建树和整部作品令人感佩的成功。《开埠》的问世,是近年来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也是王雨对自身创作的又一次难能可贵的超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