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作为交流的读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1-2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单波 参加讨论

    每次逛书店,发现有一种非畅销书从来没有断过,就是谈读书的书。零零散散浏览下来,感觉把读书当成交流其实是天下读书人的一点小心思,亘古未变,历久弥新。
    《论语》是第一本把读书谈得如此有交流感的书,无出其右者。第一句话就点明读书是人的一种交流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综合各种说法,把“学”理解为去蔽、去固,把“习”理解为像鸟儿学飞翔那样去实践,把“朋”理解为交好者,把“人不知而不愠”理解为独立豁达的精神状态,再加上此世间的一己之“悦”和主体间的情谊之“乐”,这是一种多么入境的书生交流啊!
    清初,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也比较喜欢这句话。颜元欣赏的是,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没有一句空议论,也没有一件虚设事,反对只求纸片上知识的陋儒习气,甚至认为开卷有害、读书误人,所谓“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遗憾的是,孔门读书格调已被我们毁掉,程门读书之风在“考而不死是为神”(老舍语)的时代流传下来,关闭了通向交流的读书之路。
    在古埃及人看来,“阅读”就是“朗诵”,阅读就是说话。古埃及的书记员曾这样吟诵:是书卷让后人把他追忆,是读书人把他的故事传扬。法国学者萨雷丝在《古罗马人的阅读》一书中这样描述“公众朗读”现象:“对作家来说,公众朗读是让大众了解自己作品的一个主要途径,其他传播手段已经退居次席了”,“皇帝也不觉得自己当一名听众会有失身份”,“除了在礼堂里面对众多听众朗读自己的作品,作家还在家里聚集一些私友,让他们欣赏自己的新作”,“按照惯例,吃饭时也要朗读文学作品来助兴,这种消遣有通俗和高雅之分”。显然,这是属于作家的交流世界,不像今天的“为你读诗”平台,公众可以创造并享受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
    从文本社会学的角度看,从作者到出版者、印刷者、贩运者、图书销售商和读者,会形成交流圈,这些交流圈能揭示出,书籍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也在创造历史。不过,一旦阅读与身份勾连,人们又会因为阅读而离合,交流就变得复杂起来。
    《读书为上:五百年图书发现史》的作者威尔斯曾记载一个有趣的历史细节:19世纪的英国,主妇喜欢阅读浪漫小说,老流氓要读名妓哈里雅特·威尔逊的耸人听闻内幕,清洁工要看激进分子威廉·科贝特的著作,花花公子则要读新出的威弗莱小说。流行于19世纪的美国工厂里的朗读,一方面让工人通过聆听朗读压抑环境的辛苦,沉浸于冒险故事中,暂时摆脱现状,思考问题、增长智慧。另一方面,这种朗读更多地带有单向阅读的味道,听者任凭朗读者的声音左右,使耳朵对别人的声音“俯首称臣”,使听众位于朗读者的掌控之中,剥夺听众的阅读自由。
    《格调》的作者福赛尔说,美国贫民偏爱穿戴有易读性文字或图标的衣物。这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与某个全球公认的成功企业有了联系。而中产阶级喜欢印着《纽约书评》标识的T恤和大帆布手提袋,表达的意思是“我读难懂的书”。很明显,读书显示了社会的区隔化,我们由此辨认自己的同类,也排斥那些异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