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语学习》2013年第2期 张娟 参加讨论

    2.2.3构式的多义性 
    关于构式的多义性,国内学者持不同意见。陆俭明(2009a,2009b)认为,构式不具有多义性,构式不同于句式,“把”字句、“NPL+V+着+NP”句式,或者从语义上来命名的“比较句”等句式,都具有多义性。而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因此构式不应具有多义性,不同语法意义的“把”字句应视为“同形构式”。齐振海(2007)通过意象图式理论和转喻、隐喻的映射,把简单的构式拓展为复杂的构式,形成构式多义现象。熊学亮(2004)认为,只有把“构式”定义成“句法结构和基本认知经验的配对”,才可能把其下论元配价变体看成认知多义现象,从而满足构式语法的“辐射系统传承”的初衷,即构式语法尽量在有系统相邻或系统传承关系的语法单位之间寻找辐射的认知关联,从而通过相似性或相关性进行范畴化,减少认知过程或体验模式的数量,从而满足句法小气(grammatical parsimony),产生构式多义的效果(construction polysemy)。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所谓的“多义”是不一样的。陆俭明(2009a)谈到的多义是语法多义现象,或者说更多的是歧义现象。而另两位学者说的多义,是类似于词汇因语义引申而形成的多义。Goldberg(1995)认为,构式类似于词汇,为了遵循语言的经济性,在概念化相似或相关的情况下,采用同样的编码,是类似于词汇引申的句法引申,于是形成多义。但是在Coldberg所谓的“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中的意义确实指的是语法意义,既然是一一配对的,理所当然不可能有多义,因此术语的界定在此显得格外重要。 
    2.2.4构式义与成分义的互动 
    关于构式义与成分义的互动,主要是构式义和动词义的互动问题,至于构式义与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互动基本无人谈及。Goldberg(1995)以英语为例把构式和构式中动词的关系分为四类。陆俭明(2009a)认为,一是“精细化”(elaborations)关系——由于动词义的作用使构式义更精细详尽;二是“动态作用力”(force-dynamic relation)关系;三是“前提条件”(preconditions)关系——动词义为构式义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四是“伴随行为”(co-occurring activity)关系。陆俭明(2009a)进一步认为,“Goldberg虽然一再强调不以动词为中心,而以构式为中心……她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动词中心论’的影响”,“只是从英语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如果真要坚决贯彻‘构式中心论’,那就不只是考虑动词义与构式义之间的互动关系,应在更广泛的范围里考虑进入构式的词语的意义与构式义的互动问题。”这一点我们非常赞同,一方面每种语言的构式因其语言系统的差异而不同,因此从英语现象归纳的“构式和动词的语义关系”只能代表英语,不能涵盖全部语言。④另外,张伯江(2009)认为,Goldberg仍然关注论元结构,因此就不难理解,她更关注构式与动词互动关系的原因。陈满华(2009b)指出,也有研究(唐燕玲,储泽祥2008)间接认为构式语法对构式义和词项关系的论述过于“绝对化”,完全排斥词项对构式义的作用,陈文基于Goldberg(1995)原文的论述对这一看法进行了有效反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