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李华英:经堂里走出的翻译家(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北京日报 赵耕 参加讨论

    买好机票,李华英和负责摄影的同事陈和毅飞往新疆。可没过多久就横生变故——才拍完喀什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古尔邦节的礼拜场面,陈和毅就突发心脏病病倒了。李华英只能求助当地宣传部门,重新请了一位《新疆日报》的摄影记者傅胜瑞协助拍摄。结果因祸得福,傅胜瑞是个新疆通,人缘又好,帮助李华英联系到了不少难以见到的采访对象,拍摄到了许多精彩的画面。
    眼前这份1980年第一期《人民画报》,大16开全彩印刷,封面是精美的青绿色大幅哪吒闹海图。翻开杂志,第二篇文章就是李华英的《中国的穆斯林》,3000余字的文章,配有十几幅精美的照片,占据了4个整版。李华英在文章中理清了汉族与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证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自唐代以来友好交往,未有隔阂”。 傅胜瑞拍摄的照片上除了鲜花簇拥的清真寺,更有穆斯林群众做礼拜、欢度开斋节,以及欢乐的歌舞场景。更重要的是,在参加宗教活动的穆斯林群众中,年轻人占了多数。
    “这说明伊斯兰教在中国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得到了良好的传承。”李华英说。而且,与之前外宣工作惯用的“报喜不报忧”不同,李华英在文章中坦诚地提到了“文革”中大量清真寺被毁的事实,更让国外读者感觉真实。
    这篇文章被翻译成21种文字,面向世界各国发行,总发行量超过100万份。《人民画报》编辑部很快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雪片般的来信,这些信不光来自阿拉伯国家,还有信仰基督教和佛教的国家。“大家都很兴奋,看到中国的宗教政策有了变化。”李华英说。
    自此之后,中国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形象开始有所扭转,在国内,坚冰也在慢慢消融。很快,关闭已久的牛街清真寺重新开放,中国伊协打破长期的禁锢,派出了几十年来的第一个朝觐团,李华英正是成员之一。
    3.
    一通古碑
    改革开放后,外文出版社把重要的阿文翻译工作都交给了李华英。1985年,《人民画报》第一次评职称,全社只有三个人破格提拔成了“正高”,李华英是其中之一。另两位专家一个是季羡林的学生,一个是司徒雷登的学生。“而我只是经学院毕业的,”李华英说,“证书上给我的理由是‘对国家新闻出版事业有突出贡献’。”
    那之后,李华英接到过许多工作邀请,包括外交部甚至是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但都被他拒绝了。“我们回族原来被叫作‘西域回回’,与西亚、北非国家有天然的联系,所以一说是外宣工作,我就特别来劲,没想过去干别的。”
    上世纪80年代末,李华英又出了《中国的清真寺》等三本阿拉伯文书籍,图文并茂,在开罗书展上大受欢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