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英汉大词典》之父”陆谷孙(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西宁晚报 章文立 周丹旎 参加讨论

    学生张楠说,陆先生是真正中西结合的典范:他对中国文化有亲切感,不肯出国拿绿卡,“要做倔强的中国老百姓”;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骨子里相信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即便在已声名显赫的学术界,也不做江湖老大。 
    除了红包,这些年陆先生经由弟子们之手,散出去周济贫困学生和院系职工的钱,数以十万计。2014年获得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后,他把奖金尽数捐给学院。“还不让我们说,只能说是一个匿名老校友捐赠。”弟子高永伟、现任复旦外文学院副院长说。 
    4 “如果能够再次选择我还是会做老师” 
    陆先生走后,复旦外文学院教授曲卫国在朋友圈写:“老先生最烦加在人字前的修饰语。他的孤傲只是对着权贵,或者说只是冲着裹着修饰语衣钵而忘记自己是谁的人。其实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按他的说法,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外语老师而已。” 
    若要陆先生自己来选,教师确应是他最看重的身份。同事说,正式、非正式的场合,聊天讲话之中,教书育人始终是他放在第一位的。在复旦,为大四学生开设的“英美散文”课程,陆先生一教就是二十多年。低年级和外面慕名而来的旁听者,常常挤得教室座无虚席。 
    早年的学生恭恭敬敬称一声“陆老师”,后来不知何时起,年轻的孩子们开始亲切地喊他“陆爷爷”。在他们眼中,这位复旦英语系的传奇人物是“校宝”之一:既符合“象牙塔内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形象,又毫不古板,反倒风趣、时髦、有活力。在课堂上,他声如洪钟,健谈投入,思维敏捷,会讲流行的词语,开俏皮的玩笑,然后自己也笑起来。 
    “特别幽默,但绝对不是哗众取宠逗你哈哈一乐那种,是让人深思的,有时候带点讽刺、双关的调侃。”旁听生钟瑷回忆。学生们英文水平有限,常常来不及当堂反应,待回宿舍提起互相讨论一番,才恍然大悟,后知后觉地击节赞叹:“特别妙!” 
    小字辈们敬他。听说陆先生喜欢故乡的“霉千张”,上海没得卖,家住上虞的学生郑巨源每逢回老家都带来送去。饭后在校园内散步,年轻的学生认出他也会跑来请求签名。他自嘲打趣儿:“尽管我始终不明白,我非超女,签名有啥意思,但还是不敢违背。” 
    2012年,复旦学生票选“十大杰出教授”,陆谷孙名列其首。他说:“我一生中得过不少奖,但这次是给我喜悦最多,让我最感动的一次。” 
    5 “身在丝绒樊笼,心有精神家园” 
    陆谷孙不喜自称学者,他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最初以“陆老神仙”的名号开微博时,大概也是这样的自我定位。除了回答网友关于英语翻译的各种难题,他对时事新闻没少发表评论,也常与网名“文冤阁大学士”的学生朱绩崧互相调侃。他说,十几年来,每次与先生见面,他们几乎都会谈到四个字:家国天下。 
    历史之外,他更关心现世。及至晚年,他开微博、玩微信,从未在技术上落后于时代。对网络文化也持包容开放态度,甚至还收罗不少网络用语进入词典。然而世风浮躁,他终是难掩失望。在杂文中,他痛批高校职能部门“衙门化”、学术剽窃现象,又讽刺文社科的教授们:“我在年终评审会上听到有人申请款项动辄五六百万,使没见过大世面的人听了以为是天文数字,吓得矮去半截。” 
    社会万象也有许多让他难以理解之处。起初,他还会秉持一贯的风趣调侃一二,有人与他争吵,他也接茬。后来,索性就停更了微博。 
    他曾说,沉思的闲暇已成为不可企及的奢侈品,但“唯独处真正给我灵感”。他提及美国人文主义大家欧文巴比特提出的,营造类似于东方寂静主义的“静中谋动”:“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才会在对付日常琐屑之于去思考什么是对恒常的敬畏,什么是对使命的担当和承诺,对尊严和独立的恪守,对权力话语的怀疑,对弱小的扶持,对参差多态的追求。” 
    2016年8月1日,上海龙华殡仪馆外阳光正烈,蝉鸣不绝。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群延伸到大厅门口,大厅内外的墙边摆满白色玫瑰和百合花花圈。 
    “研磨欧美,斟酌汉英,不媚上,不媚洋,不媚世,因之身隐道山,作神仙,意气虽颓矣,一笑盈盈堪伏虎。颃颉严林,箕裘徐葛,长求知,长求善,长求真,由此心游字海,称魁首,文章永炳哉,三征漫漫望升龙。” 
    ——这是弟子朱绩崧恭撰的挽联,力图以七十六字概括老师人生七十六年的功业与追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