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从刘鹗的信仰出发,因为刘鹗是太谷学派的传人,因此刘鹗写这部小说是借玙姑与黄龙子之口来宣传太谷学派,并且以此来批判宋明理学。 我在刘鹗的故居当然看不到他所藏的甲骨,因为在其身后不久,他的甲骨就散失了出来。其实在刘鹗生前,其所藏的甲骨就有一些散失,因为他曾经赠送给罗振玉一批。罗振玉将刘所赠者做了精挑细选后印成了一部书,名字叫《铁云藏龟之余》。刘鹗跟罗振玉是同乡,我到淮安寻访时发现他两家住得很近,并且两家还结为了儿女亲家。当年罗振玉在淮安也开有旧书店,据说那个店收到过一些刘鹗的旧藏,不知是否包括刘所藏的甲骨。 刘鹗所藏的甲骨在其身后约有1000多片归了他的表弟卞子休,后来卞子休把这些甲骨卖给了上海首富哈同的老婆。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甲骨归了上海博物馆,而今上博还藏有1300多片刘鹗的旧藏甲骨。第二批甲骨先是被刘鹗的同乡叶玉森买得,叶后来转卖给了周连宽,而周连宽的这批所藏是何时、又是以何种方式归了上博,我就不了解了。 《老残游记》中仅有一段是关于藏书的记载。光绪十七年的冬天,刘鹗专门跑到山东的聊城去看海源阁的藏书,但不知什么原因他没能看到,这让刘鹗有些愤怒,于是他把这件事写成一首诗,然后把这首诗抄录进了他的小说中,原话是这样写的:“老残至东昌观书未果,即于客舍壁上愤然题诗曰:‘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书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阛饱蠹鱼。’”我从这几句话中可以读出刘鹗是对藏书史极其了解之人,否则他写不出如此内行的诗句。其实转念再一想,如果他是一位对古书没有感觉的人,怎么可能在大冬天冒着风寒专程跑那么老远去看书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