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谁是仓颉 —— 关于汉字起源问题的讨论(下)(10)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东方早报 李 零 参加讨论

    厕所,画两人,一个穿裤子,一个穿裙子,瞄一眼,就不至误入。
    买东西,啪啪一敲,金额马上蹦出来,交钱走人。
    周末,逛商厦/看电影/下饭馆,依然如此。
    放长假,自驾/乘火车/坐飞机,满世界乱跑,也不例外。
    甭废话,我们的小时代。干瞪眼,我们的大时代。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归宿?
    2015年11月29日
    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附:参考文献
    1.Jacques Derrida,De La Grammatology,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67。中译本: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案:此书挑战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来国龙、郑也夫引其说。作者是法国解构主义大师。
    2.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1972年3期,2-13页。
    案:此文认为中国文字始于半坡遗址,距今约六千年,早期文字分刻划符号和图形符号两大类,分别属于指事、象形两大系统,指事先于象形。作者是著名古文字学家。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初印于1988年,修订本印于2013年。英译本: Qiu Xigui, Chinese Writing, translated by Gilbert L. Mattos and Jerry Norman, New Haven: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and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0.
    案:此书是继唐兰、陈梦家、郭沫若之后,系统讨论汉语文字学的代表作,英译本由已故美国汉学家马几道和罗杰瑞翻译。作者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深受语言学家朱德熙影响。他是利用古文字材料和语言学分析方法讲文字起源的代表人物。
    4.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1978年)、《汉字的性质》(1985年)、《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989年A)、《四十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1989年B)、《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1993年)、《二十世纪的汉语文字学》(与沈培合作,1998年),收入《裘锡圭学术文集》第四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25-39页、49-58页、103-148页、149-161页、237-238页和259-295页。
    案:这六篇文章可与前书对读。《汉字的性质》即《文字学概要》第二章的初稿。作者把郭沫若所谓的刻划符号称为甲类符号,图形符号称为乙类符号,认为这两类符号都不是文字,推测汉字起源于约公元前2500年。
    5.Nicholas Postgate, Tao Wang and Toby Wilkinson, “The Evidence for Early Writing: Utilitarian or Ceremonial?” Antiquity 69 (1995), pp. 459-480.
    案:此文把文字按用途不同分为两类:实用文字和礼仪文字,认为礼仪文字多书于硬材料,实用文字多书于软材料。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有早期文字皆礼仪用字的印象,主要是因为软材料难以保存。其实,从最新的考古发现看,世界四大古文字主要是实用文字。三位作者,Nicholas Postgate执教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汪涛执教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现供职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oby Wilkinson执教剑桥大学基督学院。
    6.Mark E. Lewis,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案:此书主要讨论战国秦汉时期文字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作者(汉名鲁威仪)写作此书时执教剑桥大学,现在是斯坦福大学教授。
    7.William Boltz, The Origin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New Haven: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2003.
    案:此书认为,中国文字起源图形文字(pictographs),发展经三阶段:第一步是符号字和图形字(logographs and zodiographs),第二步是多音多义字(multivalent graphs),第三步是定音定义字(determinatives)。作者(汉名鲍则岳)执教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是美国从语言学角度讲文字起源的代表人物。其学出自语言学家Peter A. Boodberg,其zodiographs一词借自希腊文zōdion,意思是“动物画”,就是他老师发明。
    8.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案:此书主张“以后证前”,认为世界文字起源于陶符,中国文字与拼音文字不同,不是简单追随语言。作者是香港著名学者。
    9. Stephen Houston ed., The First Writing: Script Invention as History and Proc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案:此书是请有关专家讨论中美洲古文字、楔形文字、原始埃兰文、埃及古文字和商代文字的论文集。主编Houston是玛雅文专家,执教布朗大学。其中Chapter 6(pp. 190-249):Anyang Writing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是请Robert Bagley(汉名贝格利)撰写。此文反对激发扩散说(文字一源说),反对族徽为原始文字说,反对突发说,认为安阳甲骨文之前还有一段准备时期,与苏美尔楔形文字类似,也是以管理为中心。作者是美国汉学家,出自罗樾(Max Loehr)门下,执教普林斯顿大学,主要研究考古-艺术史,近年对汉字起源产生浓厚兴趣。他是管理模式说的代表人物。
    10.沈培《汉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卷,第七章,303-33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