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刁晏斌:关于文言史的几个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刁晏斌 参加讨论

    2.异质文言史
    吕叔湘指出:“言文开始分歧之后,书面语也不是铁板一块,在不同时期,用于不同场合,有完全用古代汉语的,有不同程度地掺和进去当时的口语的。”④这实际上是对前述正宗文言与通俗文言的另一种表述。黄征则从词汇角度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原有的词汇已越来越不够用了,口语对文言的影响和渗透也越来越明显了。”[12]以上表述主要立足于通俗文言的成因,而也有人主要着眼于前后对比,指出通俗文言自身巨大的发展变化:“其实文言本身非无变化,我们只要看看《尚书》里头那些诘屈聱牙的篇什与清末的新民体文章的差距,就可以了然了”[13];“作为正式语体的文言文,到《新青年》时期,与传统文言相比早已面目全非。”[14]如果我们对“面目全非”不作极端理解的话,这一表述大致反映了通俗文言史末端的一般情况。我们曾在前边提到过的拙文《“文言史”及其研究刍议》中举例对异质文言的一般情况及特点等做了一定程度的说明,以下再以一段文字为例:
    即如彼于基督所显之大能大力,使其从死复活,使其在天上坐于已右,超乎一切为首领者、掌权者、有威势者、主治者、与今世来世凡有名望者之上。又将万物服其足下,使其在万物之上,为教会之元首。教会乃其身体,为充满万物之主所充满。(1895年译浅文理版《圣经》第一章)
    总体而言,异质文言中的异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口语,二是外来语言。
    口语对文言的影响和渗透在东汉以后比较集中地显现出来,而这也正是人们在汉语史的阶段划分中划出一个中古汉语的最重要理由。方一新说:“以东汉为界,把古代汉语分成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两大块,以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为中古汉语时期,应该可以成立。”方先生还从词汇角度概括了此期的4个特征:一是文白分歧明显,早期白话作品中口语词、俗语词大量增加;二是旧的概念使用新的词来表达,词汇复音化成为趋势,词所承载的新义位大量产生;三是基本词汇开始产生变化,新词与旧词并存并逐步取代后者;四是构词法有新的发展,附加式复音词大量出现。[15]
    “中古”与“上古”之名,其中心语都是“古”,即二者都属于古代汉语,如果从文体的角度说,则都是文言书面语,只因为有了以上诸多不同,二者才得以区分。所以,中古汉语的出现和成立,是以传统文言书面语中异质成分的较多出现为依据的。这些异质成分使传统文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其“古雅”程度有所降低,但却没有根本改变它的面貌,也没有动摇它的根基,所以它还是文言,只不过是掺杂了异质成分的文言。这样的异质文言几乎贯穿古今,它的历史比古白话长得多。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说,异质文言史肇始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的演变和过渡,而汉语史上中古汉语阶段的开始,大略也可以认为是异质文言史的开端(当然,从研究的角度说,它还应该有一个前发展阶段)。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称中古阶段为“古代汉语的变质期”,并且讨论了不少此期不同于上古的语法特征。[16]10-73这里的“变质”或许可以看作对我们所说“异质”的一种解释;另外,这些变化都是在当时的文言文本中出现的,一方面可以看作白话因素的“冒头”,另一方面也应看作文言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所以在作为白话史研究对象的同时,也理应成为文言史研究的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